首页 >> 民生呼声

莫尼塔低基数和挤水分见底三季度辽宁省投资

民生呼声  2022-02-01 09:23 字号: 大 中 小

乘客们在酷热的车厢里蒸了一个半小时的“桑拿” 莫尼塔:低基数和挤水分见底 三季度辽宁省投资增速有望好转 类别: 机构: 研究员:

[摘要]

“挤水分”确实存在,目前挤压空间有限莫尼塔调研了解到,辽宁省投资增速断崖式下滑,除却经济不景气,“特定时期”统计数据“挤水分”占投资同比降幅约15%-30%,部分地区规上企业数量减少了20%甚至更多,受影响部分主要集中于中小民营企业。经过“2014年巡视组追查”以及“2015年9月地方政府换届”两次挤压水分之后,目前已经基本见底。

三季度投资增速有望好转,减少对全国数据的拖累大连、沈阳、葫芦岛等地已在积极布局储备大项目,以期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基于去年9月以来的低基数、“挤水分”基本结束和新项目开工,今年三季度辽宁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或有好转,降低对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拖累。

房地产好于预期,市场分化持续辽宁省新房库存周期普遍在24个月以上,沈阳、大连等主要城市回暖迹象明显,三四线房地产投资继续下滑。随着政府推地节奏收紧和上半年市场回暖,沈阳、大连存量得以加速去化,开发商土地储备不足,通过“惜售”和“被动补库存”,开发商期望拉动新一轮涨价热潮,拿地和新开工已出现反弹。

银行惜贷,对产能过剩行业愈发谨慎受两方面因素影响,银行整体信贷投放趋弱:一方面优质企业银行贷款需求较弱,另一方面银行主动减少对煤炭、钢铁、钢贸批发等关注类行业的贷款额度。

东北特钢加剧了银行对产能过剩企业贷款的担心,部分城商行、股份制银行直接降低在辽宁的贷款额度;国有银行为兼顾政府关系,在国企贷款投放上没有太大变化。目前四大行在辽宁的不良率约维持在1%上下,调研对象认为,辽宁省和国家肯定会出手救助央企,银行不太可能成为系统性风险的源头。

产能过剩压力化解难,人员安置是最大阻碍对辽宁省各级政府来说,国企改革中冗员分流是最为头疼的问题,有些国企医院和学校尚未剥离,无法分流。“不允许大幅裁员”是硬约束,各级领导都担心裁员造成社会动荡。目前地方尚没有明确的改革落地措施。

在“东北特钢违约事件”爆发之时,辽宁省投资增长深度下滑再次引发关注。从2015年9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骤降至-52.7%,到2016年6月份同比下降72.7%。辽宁省的投资数据水分到底有多深?辽宁经济下半年会探底或者会持续下滑?国企改革和维稳哪个为重?东北特钢事件后,是否还有其他事件继续引发金融风险?8月中旬,莫尼塔草根调研组发起三天深度调研,调研对象包括统计局、银行、发改委、金融办、经信委、地产企业等,调研地点覆盖沈阳、大连、锦州、葫芦岛等城市,以期了解深度下滑背后的真实原因;更重要的是,研判未来经济走势。如下是我们的发现和初步判断。

“挤水分”确实存在目前挤压空间有限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9月,辽宁省月报名义固定资产投资(FAI)增速从8月的-18%,骤然下滑至-52.5%。这波暴跌持续到2016年上半年,单月同比降幅数次超过70%,其中2015年12月份最高降幅曾达84%。

莫尼塔从各方调研了解到,辽宁投资数据之所以出现断崖式下滑,除却经济不景气因素,非经济因素的“挤水分”要求起码占到投资降幅的15%-30%,经济落后的乡镇可能会占到一半,挤出的水分主要集中在中小民营企业。经过“2014年月巡视组巡查”以及“2015年9月政府换届”两次挤压水分,省里布局过一次紧急行动。从辽宁省2014年月以及2015年9月至2016年上半年,两个时间段的固定资产投资快速下滑趋势,都可以看到这两次非经济因素的影响。但多位调研对象提到,目前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已经基本见底。

据了解,此前辽宁省领导对各地GDP、投资增速、财政税收等指标都有硬性任务,必须完成,经济较为落后的市级以及乡镇层面统计数字被人为夸大。2011年,虽然中央要求规上企业填报数据,需要直接从上申报,但相关部门会在申报之前提前和企业沟通引导,导致上报数据不实。

据调研对象反馈,经济条件较好的沈阳、大连、鞍山,以及后起之秀盘锦等地,经济下滑因素更大,挤水分空间不会超过同比降幅的20%。以沈阳为例,受挤水分和经营不善等因素叠加,2015年底规上企业数量减少了近20%,挤出的部分大多是民营企业。

德阳治白癜风
呼和浩特哪家治疗妇科医院好
防城港白癜风专业治疗医院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