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呼声

实践第一种形态彰显严管厚爱

民生呼声  2019-12-17 15:29 字号: 大 中 小

实践“第一种形态”彰显严管厚爱

据中纪委监察部站消息,安徽省十次党代会以来,新一届省委积极践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动辄则咎,使红脸出汗逐渐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大多数。(7月24日人民)

治腐亦如治病,重在治未病,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惩治腐败,须抓早抓小,趁违纪行为还没有演变成严重违纪的时候及时制止、查处,趁腐败尚处于萌牙状态的时候予以遏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纪委通报的典型案例无不说明,很多严重的腐败都是从小贪小腐开始的,那些落马的高官也曾安分守己、严以自律,其中不乏能吏、干才

。但一失足成千古恨,没有对个别党员干部思想上滑坡、作风上变坏的不良倾向予以及时的注意和制止,导致权力任性、肆意腐败。虽然局部政治生态下,最开始腐败的只是极个别干部,但如果在这个局部政治生态环境中没有强有力的监督,则势必让腐败如病毒一般扩散,导致整个局部政治生态发生系统式、塌方式腐败。

防病于未萌,治病于初起。治理腐败,就要运用好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着力于加强对党员干部日常监督管理,将监督关口前置,织密监督,将对党员干部的监督从工作时间延伸到8小时外,从办公地点延伸到生活场所;在强化外部监督机制制度的构建的同时,也着力于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廉政警示教育,促使党员干部加强自我学习、自我改造、自我提升,增强抵御权色利益等诱惑的免疫力,增强自律、自戒、自警、自省、自重意识。

数据最具说服力。自去年11月至今,安徽全省按第一种形态处理18598人次,占四种形态处理总数的比例超过50%。对比全国其它省区的数据,就会发现,这些数据并不夸张。事实上,广泛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干部已经成为不少地方监督执纪的常态,这既是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又是反腐的形势所需。

实践第一种形态彰显严管厚爱。对于党员干部,严厉的监管才是最大最好的保护,放任不管实则是对干部最大的伤害。事实已经充分说明,那些因违纪犯罪落马的党员干部,之所以湿鞋,除了自身信仰不坚定、底线不厚实、意志力薄弱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组织监管失之于软、失之于宽。曾有某落马官员在忏悔录中剖析自己落马的原因时写道,没有党性,没有纪律意识,甚至不知道组织概念。连组织是什么都不知道,可见组织监管已经松驰到何等地步。科学运用第一种形态,筑牢第一道纪律防线,须抓重点、抓关键,坚持问题导向。要紧盯关键少数,重点督促领导干部组织好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要在各级部门和单位开展全覆盖式诫勉约谈;把问题说透,说清楚,列出问题清单,直击要害和短板,让党员出汗红脸,认识到问题所在,形成自我改造、自我提高的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

¥ 打赏支持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