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舆情

解决极端天气内涝问题西安探索发展海绵城市节能

民生舆情  2020-11-08 07:40 字号: 大 中 小

解决极端天气内涝问题 西安探索发展海绵城市出路

端午节过后的两场大雨,西安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积水。市民不禁要问,西安的城市建设越来越好,为什么现在一下雨就会出现积水?专业人士表示,除去极端天气因素,城市越来越“硬”是主要原因。想要解决城市逢暴雨易内涝的问题,发展海绵城市是一条出路...

中国园林6月24日消息:近日,一年一度的雨季看海模式在全国各地纷纷上演:地铁变水帘洞,车库成鱼池,有友建议开发滴滴打船业务。

截至今年汛期,西安市主城区已建成排水管渠4132公里。每当下雨,雨水都要通过这些灌渠排入曲江池、兴庆湖、护城河、汉城湖等调蓄池或污水处理厂。

目前西安市各类调蓄池的总调蓄水量约为256万立方米,调蓄面积约为150平方公里。这一数字听上去不小,但客观情况是西安城区的实际面积是雨水调蓄面积的两倍还多,城市防汛压力可想而知!!!

端午节过后的两场大雨,西安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积水。市民不禁要问,西安的城市建设越来越好,为什么现在一下雨就会出现积水?专业人士表示,除去极端天气因素,城市越来越硬是主要原因。想要解决城市逢暴雨易内涝的问题,发展海绵城市是一条出路。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极端天气不断出现,我们对此有目共睹。但魔兽这样的球员据气象专家分析,近期出现的各类极端天气,仍是2014年厄尔尼诺现象的延续。极端天气出现的频次多了,城市的防汛压力自然增加。

回顾十年前的西安,即便是正南方向的南三环外,也随处可见大片的农田、村庄、林地,那时候,西部大道东段的位置便是村庄和农田、林地,下雨时可以吸收大量水分。

随着城市的发展,大面积的高层住宅、硬化路面,取代了水面、耕地、林地、草地。过去雨水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渗入地下,而今雨水既不能进入河流湖泊,又不能快速渗入地下,只能变成地表径流,极易造成积水。

据市政部门符合法律要求统计,截至今年汛期,西安市主城区已建成排水管渠4132公里。每当下雨,雨水都要通过这些灌渠排入曲江池、兴庆湖、护城河、汉城湖等调蓄池或污水处理厂。

目前西安市各类调蓄池的总调蓄水量约为256万立方米,调蓄面积约为150平方公里。这一数字听上去不小,但客观情况是西安城区的实际面积是雨水调蓄面积的两倍还多,城市防汛压力可想而知。

西安市城市防汛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坦言,西安市建设速度很快,虽然新建区域、道路的雨水管道已基本做到了一步到位,但个别区域下游管道仍然比较老旧,一旦遭遇短时间强降雨,个别管道流量就趋于饱和。

据悉,西安市正根据国家最新发布的城市排水管设计规范,加紧编制《西安市防洪排涝规划》,大力推广海绵城市建设,学习发达国家经验,探索对雨水进行蓄、滞、渗、净、用、排等步骤,提高雨水等地面透水渗透能力,减小城市内涝。

广西各市将海绵城市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常德政协常委会协商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吉林白城市海绵城市建设初显成效

莆田因地制宜将海绵城市理念纳入绿道建设

(来源:西安)

吉林治疗白斑病费用
贺州较好的白癜风医院
治便秘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