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法规

离开形式主义就不会工作美食

民生法规  2021-01-03 05:25 字号: 大 中 小

时至年中, 基层减负年 已经过半。然而有媒体调查发现,不少地方和单位仅是 口号喊得响 ,一线干部的减负获得感并不强。

通知说,给你邮箱里发了个文件,你瞅瞅。我们能不看不执行吗? 某乡镇干部的抱怨很能说明问题。基层减负缺乏获得感,形式主义屡生 变种 怕是重要原因之一。红头文件少了,邮件、通知反倒更多;现场会议少了,视频、却得 时时 ,倘若算一下总量频次,恐怕有增无减。更吊诡的是,一些地方前脚刚发减负通知,后脚就要效果材料,甚至明确要求得总结出经验来,完全是一种以形式主义反形式主义的架势。如此也是这个方向指标让我的职业有了一个崭新的开始。 对于一个不是财务专业出身的我来说一来,减负的调子是喊上去了,但基层实际感受却依然是焦头烂额、筋疲力尽。

形式主义禁而难绝,还时有升级之势,原因很多,但官僚主义显然是重要驱动。这两种 主义 都是典型的官场病,互为表里,互相联系。正如有人感慨 形式主义表现在下面,根子在上面,在官僚主义 。那些作秀包装,虚与委蛇,并不仅仅是认识不到位,也反映了为政为官的能力不足。说实话,不少职能部门与领导干部,并非愿意搞形式主义,同样也相当反感折腾人的形式主义。但在相当多地方,体制已经形成一种惯性,有相当一部分干部离开了文山会海这一套已经不知道如何推进工作,形式主义甚至已经成为工作本身。如此一来,文件越来越厚、会议越来越多、检查越来越频,一种形式主义被反下去,又会有另一种形式主义滋生出来。

既然形式主义 根子在上面 ,那么破除也要从 上面 开始,特别是要提升能力本领、强化务实导向。以会议为例,不是要杜绝开会,而是要开有用的会。短时间能将事情讲明白,把任务说清楚,并在会后高效、高质地推动,才是真功夫。除此之外,作为工作指挥棒,对于基层干部的考核评价也要重实干、凭实绩,这个道理并不难,关键是落实,从细处着眼,从实处入手,形成整体效应。

会议室里照本宣科几小时,真不如田间地头和群众碰个面。破除形式主义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作风建设更永远在路上。

泰安哪里能治疗白癜风
昆明哪家治疗男科医院好
南京治疗卵巢炎哪家好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