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教育

中国宪法年人民权利愈来愈厚实

民生教育  2022-01-01 11:37 字号: 大 中 小

中国宪法60年:人民权利越来越“厚实”

截至2009年1月,我国制定现行有效的法律达231件,行政法规600多件,地方性法规7000多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600多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列宁曾说,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从1954年我国第一部宪法诞生,到2004年 人权入宪 ,这张写有人民权利的 纸 愈来愈厚实。

1954:19条公民基本权利义务

1953年,24岁的中国人民大学教师许崇德被借调到 宪法起草委员会 资料组,参与新中国首部宪法起草准备。时隔多年,回想起宪法通过时的情景,他依然激动不已:1954年9月20日下午5时55分,中南海怀仁堂,周恩来总理在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经1197名代表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全票通过!

1954年宪法在公民权利的规定上具有开创性。在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专章中,规定公民权利的有15条,最后4条规定公民义务。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公民权利,以及纳税、服兵役等公民义务被写入宪法。

经历十年内乱,1954年之后的两部宪法:1975年宪法和1978年宪法,公民权利条款大大减少。比如,1975年宪法的权利性规定只剩下3条。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1982年宪法即现行宪法通过,重新将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设为专章。

1982:人权保障不断扩大

1988年,很多 个体户 听到了一个欢欣鼓舞的好消息:宪法修正案通过,增加规定 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 。这意味着他们到工商局登记的时候,在 国有 和 集体 的企业性质以外,有了另外一选择:私营经济。

1982年宪法经历了4次修订,共通过31条修正案,在各个方面扩展着人权保障。 对生存权、发展权、财产权的规定,都是人权概念的具体落实。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韩大元教授认为。

1993年,第二个宪法修正案通过, 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制 取代 人民公社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取代 计划经济 ,加大对中国人经济权利的保护。

1999年,第三个宪法修正案通过,修改了农村生产经营制度;确立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 依法治国 入宪 这些内容,都使得对人权的保障更加具体、更为有力。

2004: 人权入宪

今年年初,51岁的山西省右玉县农民刘心爱住进了崭新的保障性住房。保障公民的 居住权 ,正是2004年 人权入宪 的现实成果之一。

正确地晒太阳 2004年,第四个修正案通过, 人权入宪 成为最大亮点。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等内容,被写入宪法。

人权入宪 突出了人权在国家生活中的价值与功能,使人权从一般的政治原则转变为统一的宪法原则,预示着国家价值观的深刻变化。 韩大元认为。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肠道不好
肠道不好怎么办
一喝凉的就闹肚子怎么办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