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教育

赵钧海作家素描新续之葛水平

民生教育  2020-05-13 04:12 字号: 大 中 小

赵钧海 第一次见面,别人介绍是她。很惊讶。这样一个恬静姣美的女子,怎么会弄出《喊山》那样悲凄、那样振聋发聩的生命强音?那时我读《喊山》,看到哑巴红霞从忍辱缄默,到大胆言说,不是一般的震动。她是一个完全不需要写小说也能生活得有声有色的女子。然而她写了,而且是一种关乎人们生存境遇的大主题。敬佩。一晃五年,她没有躺在鲁迅文学奖的枕头上享受,而是执着,勤奋,笔耕。于是惊喜就接踵而至。五年,她居然默默写了那么多,而且每一次亮相都会泛起不小的波澜。长篇小说《裸地》,先是在《中国作家》发表,紧接着出版单行本。一部撼人心扉的宏大叙述,评论家叫好不断。连续夺得第五届鄂尔多斯文学大奖和首届剑门关文学奖。评语推荐说: 《裸地》努力体现了一种文学精神与现实社会相互融为一体的原汁原味,粗犷与柔美、模糊与清晰,形成了小说的魅力,充满了新鲜感。 我觉得,这似乎还不够味,真正的点睛之笔,应该是: 作者把家族命运悲剧的叙述,渗透到对人与人、个性与个性之间存在着的冲击中,达到探讨人类整体命运走向的大主题,颇具认知价值。 这评价具有严肃又严谨的审美高度,也有些高不可攀。实际上,小说阐释出的对土地、对苍生的质朴情感和反射出的粗粝疼痛,是作品的灵魂所在,呼之欲出、痛快淋漓。201 年,她的长篇散文《河流带走了两岸》,开始在《美文》杂志连载。我饥渴状地读着。沁河,崖洞,羊粪蛋蛋落在草丛间,黄昏中安静下来的乡村,家畜,庙宇,老屋,宅院,还有强人,神灵。完全是一个带着深度思考上路的访古者,挖掘者,歌者和殉道者。那不是一般的出发,藏匿着更加深刻的痛楚和高远。那些频频出现在文章中的坟墓、摧毁、活着、萧瑟、消散、流落、沧桑等字眼,让你动容,叩问,领悟,同时感到了艰涩与不易。一次次深入沁河两岸千年古旧中,千年沉浮中,用不懈完成着一个个沉重又庞杂的构架。 硕大的云影落在沁河里,有骆驼驮走打成麻花样的生丝,有人见过八驮的驼队,麻纸,盐巴,生丝,药材,小山头一样沿着沁河一昂一昂走远。 因为人是怀有私欲的物种,天下强者的力量无情地摧毁了弱者的抗争,在历史中,它动摇不了人类的道德。 安静,凝滞,刻骨铭心。它闪烁着性灵之光,糅合着久远的生命力,更有一种跨越历史时空的悲怆。第二次见她,就是我们一同在济南领取冰心散文奖。我们俩熟人一样,在现场合影。她的光鲜让四周变得明亮。她说着《河流带走了两岸》的获奖感言,大家都认真地听。 河岸上的村庄懂得什么是善良、仁慈和坚忍,我庆幸我出生在贫民家里。 岁月是如此曼妙而朴素,世上万物都有因果,在河岸上感受生命里的爱,我懂得了一个人的灵魂因饥饿而终于变得坚强 感谢万物之中那一双双沁河眼睛,你们让我依然能听到农业耕种的声音。 听着她抑扬顿挫的声音,我再说就显得多余了。

亚健康症状
动脉硬化血管弹性减弱
信阳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