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教育

2017年我市建筑业产值增速高位运行

民生教育  2020-01-20 17:23 字号: 大 中 小

2017年我市建筑业产值增速高位运行

2017年,防城港市建筑业企业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等客观因素影响,紧紧抓住我市着力打造全生态海湾城市、大力推进“中心区建设五年行动计划”的良好机遇,积极参与各类项目建设,建筑业总产值实现持续高速增长。

一、总体情况

2017年,我市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共75家,同比增加3家;签订的合同额(含上年结转合同)为202.16亿元,同比增长42.6%;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43.43亿元,总量在全区十四个市中位列第六, 在北部湾三市中位列第二;产值同比增长29.1%,增速比全区平均增速(22.1%)高出7.0个百分点,在全区位列第五, 在北部湾三市中位列第一。

二、建筑业运行特点

(一)非公企业主导建筑行业发展。从企业个数上来看,非公建筑企业有68家,比公有制建筑企业多61家,占全部建筑企业个数的90.6%。从完成产值情况来看,非公建筑企业完成产值133.91亿元,增长31.5%,增速比全市建筑总产值增速高2.4个百分点,比公有制建筑企业增速高28.7个百分点;完成产值占全市建筑企业产值的93.4%,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比公有制建筑企业占比高出86.8个百分点;非公企业拉动全市建筑业产值增长28.9%,增长贡献率高达99.2%,分别比公有制建筑企业高出28.7个百分点、98.4个百分点。

(二)私营企业产值增速、占比实现“双领跑”。 在各类型建筑企业中,私营企业表现活跃,发展持续向好。从产值增速来看,私营企业完成产值72.99亿元,实现了103.7%的高速增长,增速远高于其他类型的建筑企业;国有企业完成产值5.83亿元,增长8.4%;有限公司完成产值57.17亿元,下降4.8%;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产值7.03亿元,下降17.9%;集体企业完成产值0.41亿元,下降25.4%。从比重来看,私营企业以50.9%的占比高居榜首,占据全市产值“半壁江山”;其次为有限公司,占39.9%;股份有限公司、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占比较小,分别为4.9%、4.0%和0.3%。

(三)资质升级取得新突破。2017年11月,广西华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获批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实现了我市在建筑业特级资质领域的零突破,我市也由此成为广西第三个拥有建筑业特级资质企业的城市。这是广西首家获此资质的民营企业,将助推全市建筑行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四)企业“走出去”能力增强。2017年,我市建筑企业进一步增强“走出去”意识,在稳固占领本地市场份额的同时,积极抢占外地建筑业市场,足迹遍布广东、四川、海南、山东、浙江等省份,全年在外省完成的产值累计15.20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五)行业结构“两降两升”。受房地产开发投资萎缩的影响,与之高度相关的房屋建筑业增速放缓,建筑行业产值结构随之出现较大变动,行业占比出现“两降两升”—— 房屋建筑业和建筑安装业占比下降,土木工程建筑业、建筑装饰和其他建筑业占比上升。2017年,房屋建筑业完成产值103.98亿元,增长12.7%,在各建筑类行业中增速最低,占比由2016年的83.0%下降至72.5%;建筑安装业2.28亿元,增长20.3%,占比由1.7%下降至1.6%;土木工程建筑业完成产值30.53亿元,增长119.2%,占比由12.5%上升至21.3%;建筑装饰和其他建筑业完成产值6.64亿元,增长120.1%,占比由2.8%上升至4.6%。

(六)合同额有力支撑产值后续增长。2017年,全市建筑企业签订的合同额为202.16亿元,同比增长42.6%。其中,2016年结转合同额为56.74亿元

,增长87.7%;2017年新签订合同额为145.42亿元,增长30.3%。除了传统的房屋建筑行业外保持稳步增长外,铁路、道路、隧道和桥梁工程、水利和内河港口工程的合同额均出现大幅增长,将为全市建筑业产值后续增长提供保障。

三、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企业之间发展差异明显。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合同额、产值下降的企业个数有所增加。2017年,全市有28家企业的合同额出现萎缩,同比增加9家;有29家建筑企业的产值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增加11家。二是低资质企业发展缓慢。三级及以下资质企业的产值增速仅为2.1%,比二级及以上资质企业的产值增速(37.9%)低35.8个百分点。

(二)市场占有份额有待提高。2017年我市建安工程投资达到483.65亿元,是建筑业总产值的3.4倍,说明大部分市场份额仍掌握在市外建筑企业的手中,我市建筑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市场竞争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部分企业难以跳出传统发展模式。目前,不少企业仍以常规技术进行无差别化的市场竞争,以重资产的运作模式来维系生存。这种运作模式就是签订合同后,建筑企业以业主预付款、进度款甚至以先自行垫资的方式组织项目建设,直至项目竣工、结算,在保留一定比例的质量保证金后,企业才能获利。在此期间,建筑企业必须在催收应收账款、积压自有机械设备等多重压力下负重前行。在劳动力成本上涨、融资难度增加的情况下,如果不能打破这种高负债、高资产的重资产经营模式,企业将难以取得长足发展。

四、对策及建议

(一)密切关注市场动向,把握发展机遇。目前,我市的重点工作,如项目投资、城市建设、南向通道、现代服务业、卫生健康等,已陆续谋划“三年行动计划”,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要通过工程建设才能得以实现,这对于我市建筑行业发展来说将是个发展良机。建筑企业要保持高度敏感性,紧跟市场动态,抓住发展机遇,在未来竞争中赢得先机。

(二)加强企业自身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一是进一步规范流程,加强企业规范化管理,提高组织管理水平;二是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要稳定高素质的技术管理人才队伍,解决技术人才流动过快的问题;三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设计能力,形成自身竞争优势。

(三)打破传统的融资思维,拓宽融资渠道。企业不应局限于金融机构贷款等传统的融资方式,而要在股份制、保险等新型融资方式上多做尝试、探索,多方位加大融资力度,进一步巩固资金链,保障企业运转。

(四)坚持“走出去”战略,抢占外地市场。2017年,我市建筑企业在外省完成的产值虽然创下新高,但能真正“走出去”的企业较少,企业个数不足总量的十分之一,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在更广阔的市场上参与竞争,利于我市企业更全面地掌握行业信息、更好地积累经验、更有效地提升市场竞争力。

(五)积极探索从重资产模式到轻资产模式的转型道路。建筑企业在高负债、高资产的传统重资产模式下,资金压力大、运行成本不断增加。建筑企业应积极探索重技术、重品牌的轻资产模式,提升技术水平,打造企业自身品牌;减少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持有,改用租赁的方式,降低购买设备成本、养护成本,减轻企业资金压力;积极参与PPP项目运作,打造项目规划设计、投融资、施工建设、运营或移交等一条龙服务,提高企业综合盈利能力。(市统计局 曾晓芸)

相关附件下载:

增生性关节炎是什么病
益母颗粒月经期能吃吗
老君炉藤黄健骨丸治骨质疏松吗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