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呼声

可怜之人为何必有可恨之处容易

民生呼声  2021-04-15 19:13 字号: 大 中 小

“可怜之人为何必有可恨之处”

可怜也得辨真假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助人本是两方都受益的行为,但有时也让人十分矛盾。一方面,通过助人我们能体会到力量感和道德高尚感。但另一方面,人有趋利避害的本能,痛着别人的痛并不让人好受。而且,东郭先生与狼的故事也说明了滥用同情心的坏处。

所以,可怜也要分真可怜和假可怜。前者是自己经过尽可能的努力但境况仍然不佳,这种可怜相当于可敬和惹人怜爱,求助与施助双方在心理上是平等的,比如地震后依然乐观的四川同胞。后者则是有些人有意无意地放低姿态,用来获取某种好处的手段,比如街头的假乞丐。

可怜人有两大可恨

强烈的依赖心是假可怜者的第一宗罪。他们总是被动地等待别人的扶助,别人热情的援手越多,他们自力更生的意愿就越少,到最后,可怜人越来越可怜,让援助者恨铁不成钢。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喝过墨水、四肢健全,却因偷窃被人毒打致残,最后的尊严也难以保全,实在让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自私自利是可怜人的第二大可恨之处。在所谓帮人帮到底的掩护下,有些可怜人不仅不顾援助者的处境不断盘剥,还用可怜相来抱怨别人不够在乎他,这让援助者感受到高尚道德感的失落,并产生强烈的自我责备和自我贬低。许多老好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朋友借钱越来越狮子大开口,可拒绝后自己却像欠了人家似的。

心理学家解读:可怜之人为何必有可恨之处

有时则会转移到某些博物馆。同时他指出 可怜又可恨的孔乙己

帮人也有技巧

要让可怜者不可恨,需要施助者和受助者两方的调整。首先,援助者要明确自己的帮人界限,学会拒绝,比如借钱只能借短期小额的,小姐妹心伤再重,也不能每天半夜陪她煲粥。第二,援助者需要有技巧地事先说明自己的能力现状,哪怕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装装可怜也可以。第三,援助者也要调整心态,别把自己当成救世主。

至于可怜之人,一要认识到自助者天助,无论有多少好心人,最后的路还是要自己走。二是要充分理解援助者,这是表达感激之情的最好方式。三是把自己的困难分配给多个援助者,减轻对方负担。

松原治疗白癜风哪家好
长春前列腺炎治疗哪家好
西宁治疗盆腔炎医院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