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呼声

新塍老手艺匠心打造一杆良心秤

民生呼声  2019-08-03 19:31 字号: 大 中 小

【新塍老手艺】匠心打造一杆良心秤

说起杆秤也许大家都觉得陌生,那还是记忆里的事儿。小小的人儿总喜欢装腔作势,一副老大人很懂的样子,踮起脚尖探头盯着老板在秤杆上来回拨弄秤坨。

吴根法,新塍镇来龙桥村人,今年已经70岁高龄。因腰腿有残疾,30岁时开始跟着老师傅冯元斌(人唤秤店阿斌)学习制秤修秤手艺,三年后出师自立门户。40多年时间里,经他手制作的杆秤不计其数,技艺之精湛,可见一斑。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秤推广普及,杆秤制作这种纯手工精细活逐渐没落。即便如此,吴师傅在小镇老街上,依旧坚守着这个传统的老行当。

来到吴师傅的一方摊位上,大小不一的秤呈一字排开悬挂着。“制作手工杆秤工具繁多,要经过选料、制坯、刨圆、套铜套、配砣、装钩、分级、打眼、磨光、校正等10多道工序才能完成。一刻不停地做,一把秤起码半天才能完成。”吴根法师傅回忆说,秤是公平的象征,做秤就是做良心。手工制秤要求每道工序都精雕细刻

,做到毫无偏差。秤杆是手工杆秤的“灵魂”,根据不同重量的秤要刨制不同大小的直线蛇形秤杆。

尽管年龄增大,身体条件不允许,吴师傅还是不愿放下制秤这门手艺。现在他省略劳累的步骤,从永康定好树木的种类、大小尺寸,买回家后用石灰水浸泡一个星期左右,再洗净晾干、上一层菜油,才开始打眼、刻刻度等其他工序。每杆秤上都刻有两种公斤刻度,固定中间的一个公斤数值,一份是称量该公斤以下物品,一份是称量该公斤以上物品。吴师傅惋惜地感叹到,在过去的年代里,制秤工号称“百工之首”,曾经一度称得上是“金饭碗”,一把秤的价格在10元上下,相当于现在的百来块钱,而现今最贵的也就卖到50元左右,手工秤正在逐渐淡出大众的视线。

时光凝止,匠心传承。40多年以来,无论生意好坏,吴根法都坚守一个原则,那就是做“良心秤”。这是一位老匠人对祖辈传下的制秤手艺的一世坚守,也是他对新塍传统手工技艺的一代传承。

宝宝健脾胃的药有哪些薏芽健脾凝胶吃多久小孩不爱吃饭如何调理

尿痛尿急吃什么药

尿痛尿频治疗方法

尿液发黄很浑浊怎么治疗

小儿便秘怎么调理

宝宝口臭是什么原因

大便干结中医怎么调理

三岁宝宝脸发黄
孩子脸色发黄怎么回事
开发自己的小程序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