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评论

三令五申缘何难挡教辅书泛滥呢

民生评论  2022-01-05 05:26 字号: 大 中 小

减轻学生负担 绝对是一个老生常谈、 谈 也白谈的话题。早在2001年6月7日,出版总署、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办法》中就明令禁止将一切形式的教辅材料编入《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然而, 禁令 十年,教辅书泛滥依旧,甚至愈演愈烈。是什么导致一个并不复杂的问题久 禁 不止?令人深思。

基于此技术 利益链 构筑教辅书泛滥 合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实社会,利益共享、 打点 各方成为人们办事、经营的 潜规则 。教辅书从编写到使用要经过出版、审定、发行多个环节, 利益均沾 成为打通各个环节的 敲门砖 。现在的教辅书,出版社做,新华书店也做,还有大量的书商在做,这是一块肥肉。暴利 分羹 ,使教辅书产业链条上的经营者 皆大欢喜 ,而学生家长则成为最终的 买单 者。

学生的钱好赚 是当今社会的共识,君不见校园门口小商小贩云集,游戏厅、吧内未成年人出出进进。孩子作为三口之家的宝贝,爷奶眼中的宠儿,只要老师有令,家长难挡孩子哭闹任性,只好有求必应。同时,出于对 知识改变命运 的片面理解,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培养预期,也导致部分家长从内心深处对 减轻学生负担 的不情愿,多学多练成为他们对孩子的要求,这也是学生假期不 休息 、各类补习班火爆的诱因。因此,指望终端消费者 拒绝 教辅书消费无疑成为奢望。

笔者以为,尽管教辅书泛滥有其诱人市场和社会土壤,但缺乏令行禁止的 较真儿 和一抓到底的 狠劲儿 是最根本原因。问题其实并不复杂,既然教辅书能够 统一征订 、公开发行,只要顺藤摸瓜,还愁找不到元凶、截不断源头?关键是抓不抓,谁来抓。常识告诉我们,凡事往往是 齐抓共管 没人管,联合发文无人 问 。明确执法主体,凡事令行禁止,何愁教辅书泛滥不源枯水断?但愿 减轻学生负担 不再需要七令八申!

一喝凉的就闹肚子怎么办
咽喉发炎肿痛怎么办
参灵草好不好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