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评论

这些民生工程暖了困难群众的心计划

民生评论  2021-12-19 06:18 字号: 大 中 小

这些民生工程暖了困难群众的心

困难残疾人享护理补贴 合肥经开区芙蓉社区居民文女士,精神残疾二级,由于病情严重,常年吃药,导致视力严重下降,和外界接触甚少,很多信息都不知道。社区工作人员亲自上门,向她宣传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政策,并为其办理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转载时请保留原作者信息 残疾人两项补贴中,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为去年新增的民生工程项目,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为今年新调整为民政部门实施的民生工程项目。为扎实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工作,市民政局会同市财政局、市残联联合制定出台了《合肥市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实施办法》:凡具有合肥市户籍的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持有《残疾人证》且残疾等级在四级以上(含四级)的残疾人,可申请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凡具有合肥市户籍,持有《残疾人证》,残疾等级被评定为一级、二级且需要长期照护的重度残疾人,可申请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 董大爷,今年71岁,是包河区曙光社区曙宏新村一位普通的居民。由于种种原因夫妻俩膝下无子女,社区工作人员上门了解情况后,根据“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民生工程项目,为其申请办理了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每个月可以享受600元的服务券。自从去年10月份领到居家养老服务券后,董大爷按照购买服务项目清单请了一位保洁员,每个星期来家里打扫一次卫生,解决了老年人家庭保洁的大难题。

合肥市不断加大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民生工程实施力度,坚持重点照顾与适度普惠相结合,加快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从完善机制向优化服务的转型升级。今年1至5月合肥市中标服务机构共开展服务187.67万人次,产生服务金额3300.19万元。

五保户办理医疗护理险 按照政府推动、多方参与、统一投保、商业运作的原则,我市今年继续推行五保供养对象长期医疗护理保障制度,利用财政资金为五保供养对象购买医疗护理保险,由各县(市)、区民政局、乡镇政府、五保供养服务机构作为投保人,为全市4万余名特困供养人员(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和城镇“三无”人员)办理医疗护理保险

。2016年7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保险年度,全市首批投保人数41253人,支出保费486.78万元,后期批增488人,保费按照费率折算,年度总计支出保费491.35万元。

今年,该项目年度保险服务已组织公开招标。投标供应商按照每人每年的保险费用标准进行单价报价,投标报价不得高于120元/人/年。

退役士兵免费技能培训 高海军是2016年从部队退役回乡士兵,目前就职于一家私人公司任经理助理。当他2016年从部队退役回乡,到民政局办理退役手续时,被告知可以免费参加一项技能培训,按照免费学习流程,高海军于今年3月在指定驾校学完驾驶课程并拿到了汽车驾照。由于持有驾照,他顺利地走向了一家私人企业经理助理的岗位。

退役士兵技能培训作为今年新增民生工程,面临时间紧、任务重、大等诸多困难。为了确保此项工作与全市其他各项民生工程齐头并进,市民政局主要负责人在年初全市民政专题会议上提出,把它列为各级民政部门“一把手工程”,亲自部署,亲力亲为,实施方案亲自审定,重点环节亲自调度,突出矛盾亲自协调,工作进度经常过问。截至6月底,全市累计参加培训772人。 (民生办 办公室 综合)

来宾治疗白癜风
哪些病人不能用事后紧急避孕药
石家庄白癜风去哪治疗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