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新疆共圆梦想
民生评论 2019-06-21 16:43 字号: 大 中 小
情系新疆 共圆梦想
纪念对口援疆工作走过光辉20年
从1997年至2017年,中央启动对口援疆工作整整20年。
20年,春华秋实。
新疆迎来新变化、新成就、新气象,这其中,无不凝聚着党中央对新疆各族人民的关爱关怀,凝聚着国家各部委、中央企业对新疆各族人民的关心支持,凝聚着19个援疆省市对新疆各族人民的无私帮助。
20年,风雨同舟。
新疆人民不会忘记,从1997年2月第一批援疆干部踏上新疆这片热土,到2010年12月第六批援疆干部结束援疆任务,13年间各援疆省市累计向新疆无偿援助物资折合人民币43亿元。
集全党之智、举全国之力实施的新一轮对口援疆,进一步加大了对口支援新疆的工作力度。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坚定不移推动新疆更好更快发展,同时发展要落实到改善民生上、落实到惠及当地上、落实到增进团结上,让各族群众切身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对南疆发展,要从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实行特殊政策,打破常规,特事特办;对口援疆是国家战略,必须长期坚持,把对口援疆工作打造成加强民族团结的工程。
自治区、各援疆省市围绕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迅速展开落实,首善可陈之果累累。
2010年至2016年,19个援疆省市共组织实施援疆项目7015个,投入援疆资金724亿元。累计引进援疆省市经济合作项目7260个,到位资金11381.88亿元。援疆资金与经济合作项目投资占自治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9577.56亿元的23.96%。
一批惠民生、强基础、促就业的项目落地生根,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与活力,特别是南疆地区经济发展明显加快、各族群众生活明显改善、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基层组织建设明显加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在各方面的有力推动下,新疆地区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5418.81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9550亿元,年均增长9.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生产总值由25034元增加到40427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500.58亿元增加到1298.9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3644元增加到28463.43元,增长2.1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643元增加到10183.18元,增长2.2倍,连续7年增速位居全国前列。
抽象的数字蕴含着真情,滋润温暖着新疆各族人民的心。
民生连着民心。20年来,特别是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将民生工程建到了民心上。结合自治区连续开展的民生建设年活动和访惠聚工作,将74%的援疆资金安排用于4296个民生项目建设,将80%以上的援疆资金安排使用到县市以下基层。累计新建改建安居富民房145万套、定居兴牧房8.84万套,600多万农牧民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悬壶济世来援疆,一双妙手巧回春,对口援疆20年,安排援助资金116亿元,支持医疗卫生、公共文化、社会福利等社会事业建设。19个对口援疆省市大力推广卫生组团式援疆
产业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百姓就业的根本。
20年来,特别是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自治区与各援疆省市坚持把产业援疆作为增强新疆自我发展能力和长远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以促进群众就业为落脚点,累计安排51.4亿元援助资金,重点扶持受援地设施农业、规模化牲畜养殖、手工编织、农产品深加工、民族手工、纺织服装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带动受援地群众致富增收。安排援疆资金64.4亿元,用于支持工业园区、农业园区等各类园区三通一平、标准化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的承载能力。
此外,19个对口援疆省市还与自治区签署了冠名支持产业园区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建立了48家国家级开发区、39家产业聚集园区的结对关系。引进了上海大众、三一重工、湖北宜化、思科电子、如意集团等一大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项目,有效促进了新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群众稳定就业增收。截至2016年年底,累计引进19个援疆省市经济合作项目7260个,完成投资1.14万亿元,带动近25万群众稳定就业。
教育是百年大计。对口援疆20年,特别是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自治区和各援疆省市突出双语教育、职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三个重点,大力提升各类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工作,鼓励援受双方积极开展院校合作院企合作,全面提升受援地办学能力和师资水平。累计安排118.1亿元援疆资金,支持受援地在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师素质、提高办学水平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选派3829名援疆教师进疆支教,有效缓解了受援地师资力量短缺的情况。内地高中班自2000年9月开办至今已历经11轮扩招,年招生规模由1000人扩大到2016年的9880人,办班城市由12个增加到45个,办班学校由13所增加到93所,累计招收17届90157名各族应届初中毕业生。
2016年底,新疆学前两年双语教育普及率达100%,比2009年提高了56.9个百分点;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99.87%,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升学率99.6%;高中阶段招生28.19万人,普职比达6.8:3.2,未升学初中应届毕业生全部接受国家通用语言和职业技术培训。
人才是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要素。20年来,特别是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各援疆省市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统筹实施一系列重点培养工程,累计培养培训新疆干部人才134.85万人次,提升了全区干部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各援疆省市累计安排援疆资金30.9亿元,用于支持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有力提升了我区干部人才队伍素质。
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对口援疆20年,特别是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自治区和各援疆省市坚持把加强交往交流交融作为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对口援疆的纽带作用,促进新疆与内地之间、各民族之间加深交往交流交融,增进各民族大团结。全面建立了各援疆省市的107个地市与新疆的82个受援县、104个团场的结对关系以及省直相关部门与受援地相关部门之间的结对关系,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援疆工作新格局。积极发动民间各类力量参与援疆,拓展援疆渠道,建立起大援疆与小援疆并进的援疆工作新格局。积极组织开展双结双促1+1互助少年儿童手拉手青少年交朋友等各类活动,援疆省市群众与新疆少数民族群众结对认亲5431人,促进新疆与内地之间、各民族之间加深了解,增进各族群众团结,增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五个认同。
20年来,特别是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从硬件到软件、从输血到造血、从引智到育人,对口援疆带给新疆的不仅是城乡巨变,还有观念转变;不仅是民生改善,还有产业升级;不仅是时间的叠加,数字的积累,更有情感的凝聚,力量的汇聚。
如今,这些凝聚的情感,汇聚的力量已成为推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合力,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强力量。
新疆各族人民将永远铭记并感恩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援疆省市的无私奉献、广大援疆干部的辛勤付出。将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在援疆省市的鼎力支持下,勠力同心,撸起袖子,为新疆的明天增添更加美丽的注脚。
对口援疆这一饱含大爱,写满温情的国家战略,注定将永载史册。
-
-
维特尔期待明日正赛表现已经找到了比赛的节搭配
维特尔:期待明日正赛表现 已经找到了比赛的节奏维特尔 ...
2020-06-02 | 民生评论
-
-
英国前首相参选英超主席曾自称球迷闹出大笑搭配
英国前首相参选英超主席 曾自称球迷闹出大笑话报道截图《每...
2020-05-31 | 民生评论
-
-
雨花台区召开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赛虹桥街道
雨花台区召开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赛虹桥街道业务培训会议雨...
2019-07-16 | 民生评论
-
-
通城县2017年3月24日集中供水日监测
通城县2017年3月24日集中供水日监测情况通城县城镇集中供水日...
2019-07-15 | 民生评论
-
-
市民政局扎实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助力城乡统筹
市民政局扎实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助力城乡统筹发展近年来,重...
2019-07-13 | 民生评论
-
-
陵城区民政局召开全区民政助理工作会议
陵城区民政局召开全区民政助理工作会议为做好我区2016年民政...
2019-07-12 | 民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