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杂谈

海纳百川也是忽悠古人也不能太相信了吧

民生杂谈  2022-06-12 09:34 字号: 大 中 小

很多时候古人都非常十分的腻害,但是很多句子其实不那么正确,比如说海纳百川,其实就是个大忽悠,有时候也不能太相信古人,所以一定要有自己的见解!

或者说,这位疯了,连【海纳百川】你也批。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在中华文化背景下,【海纳百川】确实是一个正面意义的成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此联为清末政治家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时在总督府衙题书的堂联。”

我自己相关的比较早的记忆,是在年轻时读三卷本长篇小说《曾国藩》,当时对曾国藩刚开始有正面评价不久,由于本人是曾氏同乡,小时候听奶奶讲了不少曾家的故事,所以也特别关注。记得书中说到,曾氏开始出面组织团练,其人个性刚强,书生意气,结果官场根本不尿他,处处掣肘,后来回家乡读《道德经》,一句“江海其所以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也”启发了其人,再次出山,一改往日态度,对各级官员都相当尊敬,于是整个官场也跟他不再敌对转而支持,最终成就事业云云。以笔者当时的见识,当然觉得是学习了大受启发之类的。

然而如今看来,【海纳百川】,典型的类比思维,包含很大忽悠成分,很可以批判的。

什么叫【海纳百川】?指人的胸怀大气量大?可是这跟海有什么关系?没有关系,却有助于养成知道分子的自大自负自豪自欺。以林则徐老先生而论,虽然已经算开明官僚,但其对英国文明的了解严重之欠缺同时又极具传统官吏的自大自负,相关历史故事段子,现在也常可读到的。那又如何当的起海纳二字?

并且,既然“江海其所以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也”、“上善若水”,那为什么又有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与“善下”不是自相矛盾?

说起来,这其实是话语系统的问题。中华文明自成一套话语系统,与现代文明的话语系统可以说格格不入。由于传统文明的满是毒素,其中的典型话语不带毒也就很难。

还是猫眼之前有位友说的深刻:汉语词语,大概率导向情感损益判定。

联合国2015年后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保护儿童的权益 本楼,我们想来收集体察中华文明话语系统中那些不易察觉却已经深含忽悠成分的说法。

扬州白癜风哪里治疗好
杭州治白癜风去哪里
成都男科哪最好
北京哪看白癜风好
信阳治疗白癜风医院费用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