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杂谈

逍遥远古时空

民生杂谈  2020-09-19 04:47 字号: 大 中 小

远古时空,帝尧岁月,几缕轻云在蓝天中悠悠飘逸游走着;艳阳高高地悬浮在天上,阳光轻柔地洒向大地,给自然万物以温暖温馨的爱;清风徐徐,田野里碧绿的禾苗随轻风吹抚,绿波涟漪……一位年约愈九十,银须白发的老农,身着朴素的粗衣青衫,赤脚敞襟。他那慈祥的目光弥望着无垠的旷野,脸上展露出幸福的微笑。他仰坐在田边的一个小小的高土堆上,一股清泉正在身边汩汩流淌,水声玲玉乐耳……只见老人双手于空中起落有致,一又赤脚也在有节奏地击打着土堆,口中朗朗高声吟唱着:

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

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

……

这首歌谣用极其口语化的形式,从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唱出,形成了一幅遥远的田园风景图。天亮了,太阳出来了,就开始一天的劳作;太阳落下的时候,就开始收工,回家休息;渴了,凿一口水井,清澈无比,就能饮水;饿了,耕田收割就能收获五谷,这样日子很满足了,皇帝的威力再大,对我有什么关系呢?

这是一首来自远古的声音,自然、自由、粗旷、狂野、亲近……

在此,我们仿佛看到苍老健硕的老农,旁若无人自豪地击打土堆,合着节拍,用沙哑的歌喉仰天吟唱,他的面前无尽的田野生长着茁壮的庄稼,不远处有简陋的茅屋。老人无所顾忌,自由狂歌。

诗歌为四言的习作形式,前四句朗朗上口,韵律一致,展示了远古先民简单、富足、快乐的生活。随后一所谓能者多劳句意境寥廓,点明题旨。这样生活很幸福,权力和金钱,怎么能影响到我呢?歌者从心底唱出一种洒脱处世,心胸豪迈的气概。全诗诗句纯净,纤尘不染,意境高远,齐整流畅。

诗歌大约流传于距今四五千年的帝尧时代。关于《击壤歌》也有好几种说法。帝尧时代,正是人类从蒙昧时期向文明过度的原始状态,一切都是最原始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那时政治清明,人们安居乐业。根据《帝王世纪》记载“帝尧之世,天下大和,百姓无事。有八九十老人击壤而歌。”说的是,那时候天下太平,老百姓过着富裕的生活,帝尧经常穿着平民的衣服,到民间视察,看到街道边八九十岁的老人击打土堆,自娱自乐。

还有一个成语“鼓腹击壤”,说的也是这个意思,老百姓衣食无忧,远古时代没有音乐,击壤而歌,抒发对美好生活、太平盛世的喜悦之情。

这两种说法比较符合帝尧时代的生活特征。帝尧体察民情,社会上又没有奴役没有压迫,人们自给自足,过着悠闲舒适的简单生活。

但我更倾向于第一种说法,“帝力于我何有哉”,最后一句是点睛之笔,它才是这首诗歌赋予人们的思想,是这首诗歌的真正的主旨,也使这首诗歌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更深的内涵。老农满足于这种简单朴素的生活,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他没有太多的欲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无拘无束,潇洒得意,幸福之情洋溢在全歌中。

一个人生活的越简单越满足,才能感觉到更幸福。没有权利和金钱的欲望,依靠双手创作生活,才能傲视一切,快乐自在。一切的成败荣幸不在于权与势,而在于自己的心境。

远古如此,当今又何不如此?

共 1175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一首简短的古诗,引起作者如此的思索与探究式的论述,足见作者卓越的文学思想性。剖析深刻透彻,语言精练畅达,论述真切体贴,借古喻今,富有深刻的哲理性,对人生有教育启迪性,非常优美的文必须要有一支稳定的专业队伍;另一方面字。推荐读者朋友欣赏品读。【:桐疏枝寒】

1楼文友: 17:05:02 富有哲理,给人启迪。欣赏,问候,愉快。

2楼文友: 18:11:27 远古图腾、青铜器版的感觉,深邃的历史洞察与现时代的轻松穿越,让人嫉妒!

问好琴声君!! 副高职称,著述多部。

楼文友: 06: 4:26 不仅能让人感受到情感的细腻,文辞的华美,更能使人受到深深的启迪,书写功底不凡、文笔精彩、意境清新灵动精湛佳作。期待更多精彩呈现。

回复 楼文友: 14:28:16 呵呵,写的有那么好吗?呵呵,感谢文友来访,一起加油。

4楼文友: 11:5 :28 对一首简短的古诗的探索,浮想联翩,耐人品味!点赞! 情动便近断肠崖 无情真乃大丈夫

回复4楼文友: 20:49:10 感谢老师忙里偷闲前来观看。


济宁白癜风治疗较好医院
润喉药
小宝宝脸色发黄怎么回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