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杂谈

突破移动支付安全瓶颈

民生杂谈  2020-08-14 02:08 字号: 大 中 小

突破移动支付安全瓶颈

在自动售货机上刷一下,与绑定的银行卡即自动完成了付款,售货机马上吐出了购买的商品,这样的购物方式已经越来越常见。据央行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移动支付数量达到3.71亿笔,金额 2.0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4.70%和363.92%。在移动支付快速增长的同时,安全问题却日益严峻。 木马潜伏 前不久,经营服装店的何小姐遇到一名“买家”,向她咨询一款自己选定的女装。何小姐加了该“买家”的后,对方发过来一个“衣服样品”的址链接。何小姐点击该链接后,弹出一个下载安装的授权提示,她没有细看就进行了安装。结果,何小姐支付宝里的资金被盗用一空。原来,该“买家”给何小姐发送的是一个窃取密码的木马病毒。 无独有偶,广州市花都区的淘宝卖(百科)家李先生与何小姐遭遇的骗局如出一辙。李先生用和客户谈生意,对方突然发过来一个文件,李先生试图打开文件,但提示需要下载一个叫“SMS”的软件。不料,下载安装完成后,李先生发现自己的无法接收短信。随后,李先生又发现自己支付宝里面的3050元被人用于信用卡(百科)还款。李先生猜测,对方通过应用程序的漏洞,使得本该发到自己的短信转发到了对方,从而使对方知晓并更改了自己支付宝的密码。 据腾讯移动安全实验室《2013上半年安全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以来,针对银的恶意软件或木马呈现出间歇性突然爆发的特征与趋势,病毒呈现出云端指令攻击强化、流程复杂化、伪装性进一步加强等特征。如用户安装“伪淘宝”木马客户端之后,在“伪淘宝”的木马客户端登录页面,当用户输入了用户名和密码,点击登录,就会执行发送短信的代码,将用户的账户名和密码发送到指定的号码。而用户在此过程中,淘宝账号、密码等隐私已全部泄漏却毫不知情。 考验安全 中国互联络信息中心今年1月发布的数据显示,有30.4%的非上支付用户表示“因为感觉不安全、担心资金被盗而不使用”,还有11.8%的非上支付用户担心账户信息泄露。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莫岱青告诉,目前移动支付主要有两种常见的方式,一是在上安装银或者第三方支付平台的App应用软件,使用者就如同在电脑上使用银或者第三方支付平台一样;一是基于新发展起来的近场通信技术(NFC)的支付方式,在上安装NFC芯片,让的SIM卡绑定银行卡,然后可以在近距离,如10厘米内,以非接触的方式与具备相同功能的设备进行通讯,完成交(百科)易。所谓的“刷付款”其实就是基于这种技术的实际应用。

吉安白癜风治疗费用
连云港哪里治疗白癜风好
西施兰夏露治疗狐臭一周几次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