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人物赏析林黛玉
民生杂谈 2020-08-04 16:41 字号: 大 中 小
摘要:以上从容貌、才情、性格、人际关系等方面赏析了《红楼梦》中女主人公林黛玉。这位来自孽海情天、具有倾国倾城貌,多愁多病身的美丽女子,为情而痴,被情所困、因情而殒。悲剧的魅力就在于打碎了唯美而无法挽回,美玉无瑕的林妹妹,质本洁来还洁去,香丘埋艳骨,冷月葬花魂。一个孤高自诩的林黛玉、一个目下无尘的林黛玉,兑现了前世的承诺后泪尽归仙。 清代文学家曹雪芹历经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完成鸿篇巨著《红楼梦》。小说书写了太虚幻境、景幻仙宫、薄命司卷册里正册、副册、又副册上署名的诸多美丽女子降落凡尘的故事。因小说中主要人物贾氏家族的故居在南京,所以又名《金陵十二钗》。这些裙钗佳丽神态各异,仙姿款款。或才情俊逸,或品行娴淑,或风情万种,或才干超群,各具特色,历数不尽。其中最令原著作者耗尽心思、着力刻画的人物,就是小说的女主人公——林黛玉。从仪容神态到思想灵魂都加以详尽描摹,林黛玉的喜怒忧伤、情愁爱怨、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饮食起居、医方药剂等最细微的变化都被作者扑捉到笔下。使林黛玉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少有的一位极具美学价值的人物形象。
林黛玉籍贯苏州,出生在一位执掌盐务的官宦家庭。父亲林如海为前科探花,母亲贾氏,为京都荣国公之子贾代善的女儿。母亲病故后,外祖母念其无可依靠,便接到身边抚养。
林黛玉的如花美貌,作者描写得最为竭心尽力。在各个章回中,以各种方式,不同角度留下墨迹。小说以神话故事的形式,描述了幻境灵河岸边、三生石畔的一棵绛珠仙草:头上略有红色,纤巧柔弱,矜贵异常,微风动处,摇摆不休,这就是林黛玉的前身。她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如弱柳扶风。纤弱是林妹妹最突出的特征。这一点上,作者先后用两位绝世美女来作陪衬,一位是浣纱女西施,比喻黛玉有捧心遗风,而且是“病如西子胜三分”。另一位是体态盈弱的赵飞燕,她能在宫女手上托着的水晶盘内歌舞。可见林黛玉美丽的程度几乎达到极致。哭泣本来不该与美丽有什么联系,但在原著作者笔下,林黛玉秉绝代姿容,稀世俊美,掩口一啼,树上的宿鸟两栖鸦俱飞起远避,不忍再听。真是“花魂默默无情绪,鸟梦痴痴何处惊”。称得上“沉鱼落雁”之外又一位绝美女子。小说中另外几位相貌姣好的女孩子,也常以林黛玉作为标准来衡量其美丽程度:宝玉的大丫头晴雯眉眼酷似林黛玉;戏班子的角儿龄官扮上妆如嫦娥下凡,活生生像个林妹妹;尤三姐的身段面庞也和林姑娘差不多。其实,林黛玉的美远远超出凡人也不足为奇,因为她原本是太虚幻境的阆苑仙葩,景幻仙宫的绛珠仙子。
和林黛玉美丽齐芳的是她的才华。判词里称她“堪怜咏絮才”,可以和谢道韫并誉。细读原著,林黛玉在诗社活动中屡次夺魁,足以证明这一点。黛玉的诗飘逸秀美,隽永空灵,声情并茂,神采飞扬,连贾元妃也赞赏有佳。甚至她养的鹦鹉也会学她的声音读诗。大观园结社赛诗时,海棠诗、桃花诗、柳絮词、菊花诗、葬花词等都表现其杰出的才情。尤其精彩的是诗中的两个问句,一句是“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另一句是“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前一句昭示其孤洁自傲、不与世俗同流的个性。后一句抒发其极度的苦闷的心情。除了诗才出众,林黛玉还能抚琴识谱,自己赋词调弦,弹一曲《美人吟》,引得妙玉宝玉“双玉读曲”。作为那个时代的闺阁少女,林黛玉的女红也是很出色的,她送给贾宝玉后来又夺回来剪毁的刺绣荷包,就是做工精细的工艺品。而且还有划线裁剪衣服的好手艺。放风筝玩时,见宝玉的风筝放不起来,她告诉说风筝顶线不好,按她说的一试,果然灵验。可谓心灵手巧,多才多艺。当香菱请教她作诗时,她慨然应允,讲解写诗要领,注意事项,提供李白、杜甫、王维等人的诗集当教材,并以“吟月”为题留下作业,及时检查。像模像样的做起了香菱辅导老师,而且还“诲人不倦”,启发鼓励香菱逐渐成为半个“诗人”。更见林黛玉的才华非同一般。
才情并茂的林黛玉,在性格上,出现了多元性的特征。这些都根源于自身父母双亡的不幸遭遇和封建社会的行为规范。林黛玉出身名门,在家时为父母的掌上明珠,千娇百宠,我行我素,尽显纯真个性。父母离世后,便孤苦无依,寄人篱下,虽有外祖母疼爱,但贾府人际关系复杂,自己又不是正经主子,所以谨言慎行,轻易不肯多说一句话,多走一步路。敏感多疑,孤独忧郁。提起林妹妹,读者马上会联想起她颦眉拭泪楚楚动人的模样,尽管尽力掩盖内心的苦闷,偶尔也会发泄一下。当周瑞家的送宫花给她时,说出了与她身份很不相适宜的刻薄话语;李嬷嬷劝宝玉不要饮酒时也会反唇相讥;凤姐儿打趣她时,也会以牙还牙。林黛玉私下里还会耍小性子,无理取闹。当然这些小举动都是在特定环境中表现出来的,不足以影响豪门贵族 的闺阁面目。小说中还饶有兴趣的描写了林黛玉难得一见的诙谐、顽皮的一面。给刘姥姥取绰号就是一个列子。贾母命贾探春画一张大观园图画,并嘱咐一定要画上园中姐妹。惜春自己说不会画工细楼台,又不会画人物时。黛玉诙谐地说惜春草虫上不能,大家疑惑,等着她下话儿,黛玉郑重地说——昨天的“母蝗虫”不画上岂不缺了典?并题名《携蝗大嚼图》。就在大家笑得前仰后合时,黛玉反责怪李纨招引大家大玩大闹。李纨要许惜春一个月的假期作画时,黛玉又诙谐地说——园子才盖了一年,要画自然的两年功夫,又要研磨、又要蘸笔、又要铺纸、又要着色,照这样慢慢地画(话),可不得两年功夫?引得大家哄堂大笑。接下来宝钗请宝玉帮着写画器单子,黛玉揶揄宝钗是请宝玉替她写嫁妆单子。引得大家笑个不住。这难得一见的快乐感觉,出现在宝玉黛玉之间感情关系逐步发展阶段,只有经过一次次试探,一次次确认,心里有了踏实感之后,才能自然流露出些许愉快感。不久后察觉出宝钗有意介入宝黛之间时,方觉自己身单影孤,在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社会环境中,没有人为自己做主,一面是柔情蜜意,一面是风刀霜剑,黛玉苦衷难言。抑郁中病情愈加严重,以致神情恍惚,无端自虐。终于在宝玉被蒙蔽中与宝钗拜堂成亲之时,焚诗稿断痴情,流尽眼泪后返本归真。试想,如果林黛玉一直生活在自己家中唯我独尊,也许不会造成这些近似扭曲的性格。如果婚姻上能称心如意,也会生活得很舒心很幸福的,最终林黛玉这位青女素娥一般的人物还是做了北邙乡女,实在令人惋惜。
正因为寄人篱下的生活环境,导致林黛玉在人际关系上也谨小慎微。细读原著,林黛玉喜散不喜聚,喜静不喜动。除了贾母处和怡红院,她的活动范围很小,两位舅舅、舅母通篇没有读到几句语言交流。贾雨村是她的启蒙老师,常来贾府做客,宝玉与其会面时黛玉并没有托他向老师问候一声。同样是表兄弟,贾珍、贾琮、贾环等从无交接。贾琏除了送她回家乡料理父亲的后事之外,也无往来。王熙凤与这位清高的小姑子志趣不投,说话就打磕磨牙、不欢而散。妙玉还算得上是境界相同的人,可惜她洁癖孤傲,不宜言谈。身边只有贾探春、史湘云能情趣相投,贾宝玉、紫鹃能与她心灵默契。至于说林黛玉能不能当家理财,细读原著可以得出肯定答案。凤姐儿生病期间,李纨、探春、宝钗三人一起临时处理日常事务时,没有林黛玉,并不是林黛玉没有能力担当,而是因为她打定主意不肯多走一步路,多管一件事。另一个原因是掌管家政大权的王夫人偏爱薛宝钗,林黛玉也没有机会展示才能。黛玉虽然高标傲世,却也没有达到绝对不食人间烟火的程度。日常生活中守时随份,礼尚往来并无差错。当薛家嬷嬷送燕窝冰糖给她时,也知道照例赏钱;背地里称赞探春理财有方;和宝玉评说贾府日常开支太大,如不节俭,必致后手不接;而且还懂得“大凡家务事,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的道理。如此心中有数,明察秋毫的林妹妹,怎么能当不好家呢。人际关系上不如薛宝钗周全,也与她的生存环境和性格有一定的关系。
以上从容貌、才情、性格、人际关系等方面赏析了《红楼梦》中女主人公林黛玉。这位来自孽海情天、具有倾国倾城貌,多愁多病身的美丽女子,为情而痴,被情所困、因情而殒。悲剧的魅力就在于打碎了唯美而无法挽回,美玉无瑕的林妹妹,质本洁来还洁去,香丘埋艳骨,冷月葬花魂。一个孤高自诩的林黛玉、一个目下无尘的林黛玉,兑现了前世的承诺后泪尽归仙。怜惜天不假年、仙葩早谢。只留下一个仙草精灵和一群景幻仙子一起,成就了一部经典名著。《金陵十二钗》以其永久的魅力,成为世界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永远闪耀光芒!
2014.4.17 于红楼胭脂阁
共 210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世人皆读红楼梦,唯有仙姝解此书。仔细阅读此文,想到了惊艳二字。文章从林黛玉的前身、特征、她的美丽、才华、以及她的性格形成、人际关系等方面,解读了这位才貌双全、内心丰富的女子。她前身本是灵河岸边、三生石畔的一棵绛珠仙草,纤弱貌美,诗才出众,因为身后的背景,形成了她敏感多疑、孤独阴郁的性格,所以处理人际关系谨慎封闭,她的性格多元,为情而痴,因情而殒。这篇文章用令人惊艳的语言,惊艳的审美眼光,从原著的众多章回中,提炼出关于林黛玉的刻画细节,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林黛玉这个艺术形象,使这个人物更加骨血丰满、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作者精心的整理,用心的剖析,使林黛玉这个人物更加具体生动,深入人心;精彩的语言表达,让读者再一次感受到这篇经典巨著耀眼的光芒。推荐大家欣赏。【:琴声悠扬】【江山部精品推荐】
1楼文友: 10:58: 0 特别汗颜的是我,竟没有完整地通读过红楼梦,却意外地了世外仙姝多篇关于《红楼梦》的人物关系和人物赏析。
我感觉,这其中的收获,比阅读几遍原著的效果都要好。作者从这部鸿篇巨著的无数章回中,精选、归类、宏观概括,微观剖析,用心整理出一篇篇精致耐读、赏心悦目的红楼赏析,使这部错综复杂、人物众多的小说,有了灵魂,有了很清晰的画面感。
《红楼梦》的艺术魅力,通过这些好读者的品赏,更加璀璨夺目。 精神领域的宽广远比物质力量的强大更令人叹服
回复1楼文友: 11:49: 0 老师辛苦了。请茶。鲜花。
回复1楼文友: 11:55: 1 读一本传世名著,品悟了世事沧桑、人生百态。写一些读书笔记,积累名著给与我的启迪。遇到一些红迷读者,感受知音相伴。幸会一位优秀的,催我奋发上进。谢谢大家。
2楼文友: 11:28:07 学习琴声姐姐的精彩按语,详细地点评了这篇赏析。
楼文友: 14:18:58 读此篇文章,可见作者对原著熟读用心,使林黛玉,使《红楼梦》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栩栩如生。拜读。
回复 楼文友: 15:01:12 欢迎评论员来访。读过你的文章,欣赏。
4楼文友: 10:27:06 欣赏仙妹又一篇对《红楼梦》精彩剖析,文笔优美,把这篇名著解析的是淋漓尽致。文思泉涌,博古通今。问好,祝创作愉快!
回复4楼文友: 1 :42:15 欢迎晓文。《红楼梦》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经典著作。喜欢你的精美留言。春祺。
5楼文友: 17: 8:4 分析的入情入理,静月也算是红迷,看了贵文,想起了一节,刘姥姥进大观园时,上下打量黛玉的时候,黛玉也没闲着。刘姥姥的心眼活动着,她的心眼也在活动着。这个姑娘天天眼见的是精馔美食、漂亮的公子 ,就是年老人,也是年高有德,这下子见这个母蝗虫蹦蹦达达,居然蹦到自己的屋里来了,还能有什么好脸色?但是,这似乎也不是刘姥姥细看黛玉的深意。黛玉这个姑娘,从形貌到气质,都不是人间女子。所谓 超凡脱俗 ,实际上不是褒义,而是贬义,那意思就是虽生在红尘,却不适合活在红尘,而且命里注定会一生不如意,甚至早逝。刘姥姥分明看出了一点玄机,她却不肯说出来。 所以,妹妹注定得死,对不? 胡言乱语,让你见笑了。 守一份工作,做一介布衣,写几篇拙字,成半个文人,几本好书,几首好歌,几个好友,几回好梦,舒卷随意中,便足了一生。
回复5楼文友: 19: 1:25 欢迎静月,幸遇红楼知音。是啊,林妹妹为偿债而来,如果不流尽眼泪,就无法兑现下凡前的承诺。命里注定是会一生不如意的。原著中有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的预言,林妹妹也难逃宿命。问好静月,祝春祺。
6楼文友: 09:11: 6 清澈深邃,不读不知其馨,不品不知其醇!文之翩翩,气之洋洋,风之洒洒,喻之壑壑,情之绵绵,理之熠熠.。情之真真,意之切切。欣赏学习,问好,祝创作愉快。
回复6楼文友: 10: 7:08 一本名著,诸多红迷读者,开卷有益,沉浸其中。感谢陨石支持鼓励。遥祝愉快!
7楼文友: 22:28:10 写的真好,果然是红楼胭脂阁的作品,汇成这个文集,和红楼梦一起阅读,定是别有情趣!
回复7楼文友: 07:07:27 感谢老百支持鼓励。一百个人眼中一百本《红楼梦》,品读红楼,开卷有益。这些都是我读红楼的一些随笔,有朋友们分享。
8楼文友: 05:48:40 红楼梦专业户了。红学家了。嫉妒狠呢。嘻嘻嘻 二度欣赏。
回复8楼文友: 07:10:04 朋友抬爱了。感谢陨石支持鼓励。我只是千千万万个红楼爱好者中普通的一员,有您的鼓励,我会一直坚持写下去。谢谢啦。
9楼文友: 22:50:58 林黛玉的知己也,懂她,爱她,惜她 无论生活以什么态度对待自己,始终微笑看面对生活
回复9楼文友: 20:40:57 知我者,素可儿也。正是林黛玉的知己,懂她,爱她,惜她,写她,读她。
10楼文友: -24 11:45:0 这不是颦儿,是你,你不承认吗? 一聚牛山多少泪,人生何处不忧伤?
回复10楼文友: -25 19:01:56 问好朋友,欢迎莅临。带着对名著的敬畏之心,走进《红楼梦》,走进小说女主公 林黛玉,她的高标傲世,她的目下无尘,她的温婉细腻,她的多才多思都令我珍爱、窃慕。
漯河白癜风诊疗医院宝宝肠胃胀气的表现随州白癜风去哪治疗-
-
ldquo极致4Krdquo引爆期待ld节能
“4K超高清分辨率和8核处理器、最全免费资源,MOOKA电视使用...
2020-11-16 | 民生杂谈
-
-
江苏乒超俱乐部10万高价请男单冠军波尔将
江苏乒超俱乐部10万高价请男单冠军波尔 将与马琳搭档昨晚9点...
2020-08-07 | 民生杂谈
-
-
梅西向尤文宣战信心爆棚迫不及待要打欧冠决搭配
梅西向尤文宣战 信心爆棚:迫不及待要打欧冠决赛巴萨与尤文...
2020-06-06 | 民生杂谈
-
-
统计李盈莹分获全场得分王中国女排拦网搭配
统计-李盈莹分获全场得分王 中国女排拦-技术统计北京时间5月...
2020-05-30 | 民生杂谈
-
-
年名人堂候选名单公布两大传奇控卫领衔搭配
年名人堂候选名单公布 两大传奇控卫领衔基德和纳什北京时间...
2020-05-28 | 民生杂谈
-
-
第十七届亚运金牌选手教练福建省奖励每人2搭配
第十七届亚运金牌选手教练 福建省奖励每人20万闽南2月10日讯...
2020-05-27 | 民生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