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杂谈

阿拉善SEE大辽华东项目中心经验交流会圆生存

民生杂谈  2020-05-13 03:46 字号: 大 中 小

阿拉善 SEE 大辽华东项目中心经验交流会圆满召开

2019年4月11日,在阿拉善SEE大辽项目中心成立大会举办前夕,来自大辽项目中心的4位会亲莅临上海,与阿拉善

SEE 第六任会长钱晓华、华东项目中心主席薛健、以及华东地区的5名会亲进行座谈,交流项目运营管理、组织建设管理等公益经验,以及阿拉善 SEE

在砥砺中前行的环保故事,为即将成立的大辽项目中心拾柴添薪。

华东项目中心是阿拉善 SEE 第一个地方项目中心,在项目工作、会员发展等多个方面有丰富经验。而随着阿拉善 SEE 公益事业的发展壮大,2019年4月14日,第25个地方项目中心——阿拉善 SEE 大辽项目中心 将在大连成立,领航辽宁地区环保公益新征程。

华东项目中心主席薛健首先就大辽项目中心的会亲们来沪走访交流表示了欢迎,并在发言中择要概述了华东项目中心的情况,指出了华东项目中心的资助型定位,强调了华东项目中心对公益环保项目和公益伙伴机构的重视和扶持。

阿拉善 SEE 第六任会长钱晓华对大辽项目中心的成立寄予了厚望,在向大辽中心“新兵们”介绍了阿拉善 SEE 的优秀项目运营管理案例之后,钱晓华会长还着重指出了新项目中心在起步阶段应当关注的重点:

“用市场力量来推动环保事业发展是最好的方法,要把我们市场运营的能力,转移到或者发挥到公益环保领域里面。”

“我们将环保项目扩展到全国,就是希望能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让各个中心实现内生式发展,动员更多的企业家去落地当地环保项目,动员更多的公众去支持当地环保项目。”

“选举出愿意付出时间、精力、以及资源的企业家为工委

,带头做好环保公益工作,才能打好项目中心发展的基础。”

——钱晓华

阿拉善 SEE 创始终身会员于建东讲述了阿拉善SEE 早期的探索与挫折,并以此为大辽中心“新兵们”打气:“不要害怕失败,阿拉善 SEE 今天所有的成就都是在以往失败的经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随后,他向在座会亲交流了“如何理性判断并筛选优质项目”的经验:

“阿拉善SEE最主要的工作,是支持NGO的发展。而在筛选NGO进行资助时,要将“能否进入永续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纳为重点考核标准。”

“劲草同行有九字诀:成长期、是块料、导得动。这可以成为我们筛选资助NGO的标准。”

“要尽可能早地培育出公募产品,引发社会公众参与公益。光靠企业家的支持,社会影响不够,效率也未必最高。企业家每人每年捐10万元,和1万民众每人捐10元,两者的意义完全不同。”

——于建东

华东项目中心副主席叶宇宏针对目前在项目运营与管理中所出现的问题,提出“华东中心应作为试点,成立项目管理委员会”的建议,该建议受到在座会亲的一致肯定。

大辽项目中心的4名会亲感谢大家的悉心指导与热情款待,并表示,即将成立的大辽中心在大家的关注和支持下会越来越好:

“我们这次参访收获满满,了解了项目运营管理规则和经验,也从中学习到阿拉善 SEE 精神血脉的传承,敬畏自然,永续发展。相信未来辽宁的生态环境在大家的关注和支持下一定会越来越好,我们也一定会在以后的公益路上修行的更好!期盼各位会亲下次相聚。”

——张进

“由衷感谢大家的悉心指导与热情款待,令一个刚刚加入阿拉善SEE

18天的新兵,一夜久久未眠。我脑海中不停地浮现众多前辈们多次尝试、探索、反思、践行的场景画面。此次座谈让我了解到项目运营的规则与前车之鉴,项目选择的理性与客观的重要性;我也从中再次感受到阿拉善SEE

价值观中的“敬畏自然,永续发展”......劲草同行经验中核心九字良言“成长期、是块料、导得动”——实践必出真知啊!还有我们尤为重要的民主基因,有这样优秀的组织基因,我似乎看到了当下虽曲折未来却光明初见的真正健康的人文生态......

与谁同行很重要,路漫漫其修远兮,相信一群人可以走的更远。”

——王智成

在一起

就会了不起

2019年4月14日

让我们相聚大连

一起见证

阿拉善 SEE 第25个项目中心的成立

一起绘就

关于碧水蓝天美好家园的幸福蓝图

参会会亲

陈震、樊子铭、鞠伟宏、钱晓华、乔辉、王智成、魏卓、薛健、于建东、叶宇宏、张进(按名字首字母排序)

脑梗死严重吗
河南白癜风医院
小儿便秘食疗方法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