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法规

网络文学写作没那么苦呢

民生法规  2021-11-07 08:29 字号: 大 中 小

几天前,央视《60分》对络文学写手的生存状况进行了一次报道,说的内容无非还是络文学写手的生存环境如何差、身体状况如何糟糕、生命如何被透支等等。我不知道这个结论从何而来,难道央视给每位络写手都做过体检?

对络文学的妖魔化论调彻底失去市场之后,对络文学写作进行妖魔化流行起来

,在一些人眼里,从事络文学写作成为天下最辛苦的劳动,每位络文学创作者都宛若包身工。

两个月前,浙江某媒体曾对络写手的生存现状进行报道,我在接受采访时表达了这样的观点:络文学写作虽然辛苦,但作者通过这种劳动方式实现了个人价值,带动了一个产业,写作获得的精神愉悦,是别人所不能理解的。但这家媒体在刊布报道时,只强调作者怎么深夜写作,对身体健康有多坏的影响,对络文学写作的积极价值只字不提。

络文学写作的确辛苦,但写作这个行当,何时曾舒适过?路遥写作《平凡的世界》失去了生命,贾平凹写作《秦腔》磨烂了两根手指,但也正是他们的这种付出,才给我们留下了传世的作品。相比而言,络写手目前的生存环境要好得多。假以时日,中国的数字版权保护能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他们中很有可能诞生像罗琳那样的作家,写一本书就够吃一辈子。

中国大中小城市的情况很不一样 把络文学写作放到中国目前的职业环境下看,也远谈不上是最辛苦的。写字楼里的白领们的亚健康程度一点也不亚于络写手。中国处在发展的“急时代”,每个人都无法“慢”下来,在竞争高度激烈的状况下,大家都在付出高强度的劳动。所以,强调络文学写作属高强度劳动是个伪命题,这种讨论可以停止了,因为没什么意义。

(:郭婧涵)

昆明男科医院哪好
西安看妇科哪个医院比较好
米诺地尔搽剂多久有效果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