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风情

携手康巴藏区同步铸就小康梦

民生风情  2020-07-12 14:04 字号: 大 中 小

携手康巴藏区同步铸就小康梦

第二轮对口帮扶甘孜县,龙泉驿区全面落实中央、省、市扶贫攻坚总体要求,以精准扶贫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机结合、“输血式”帮扶与“造血式”帮扶有机结合、夯实基础与提升能力有机结合,着力实施住房保障、产业发展、教育卫生、基础设施等项目,为助推甘孜县如期实现精准脱贫,建成安居乐业、保障有力、家园秀美、民族团结、文明和谐的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聚焦一:立项精准

调整优化项目高标准科学制定新一轮对口帮扶规划

甘孜县拖坝乡拖坝四村地势偏远,基础设施非常薄弱,方方面面急需改善。帮扶从哪里着手,项目是否精准?怎样把有限的帮扶资金用到刀刃上、确保发挥最大实效?龙泉驿区援藏工作队进村后,在帮扶立项上下足了深功夫。工作队在摸底调查中发现,拖坝四村全村的饮用水都是山上冲下来的雪山水,没有经过任何的处理净化,严重地影响了村民的身体健康。

“经过听取当地干部群众的意见,并充分研究论证,我们决定为乡里修建一座自来水厂。这不仅能让拖坝乡的居民们生活更加方便,也能为他们的健康提供有力的保障,更能为贫困户创造稳定的就业机会。”龙泉驿区援藏工作队介绍道,2016年4月,由龙泉驿区投入1000万元援建的、日处理700吨的拖坝乡人畜安全饮水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今年春,395户自来水入户水建设也已完工。目前,正在加快电力架设及供电设备调试,即将建成投用。

不仅群众安全饮水有了保障,自来水厂完全建成投用后,还能提供15个管理工作岗位,而这些工作岗位,将作为公益性岗位,提供给拖坝四村等就近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带动超过10户贫困户脱贫。

从调研到立项,从调整优化项目及投资结构到高标准科学制定新一轮对口帮扶规划,龙泉驿区实施的每一个项目都经过了严格科学的考量,充分体现了区委、区政府“精准扶贫”的思路理念。“我们第二轮对口帮扶将实施的9大工程、9大项目,都是结合了甘孜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经过了充分论证而确立的。”龙泉驿区援藏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未来五年将实施的帮扶项目,包括住房安全保障工程、教育扶贫提升工程、医卫扶贫提升工程、孤寡老人关爱工程、格萨尔文化百村产业集中发展工程等等,都充分承接了第一轮对口援助规划和甘孜县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每一个项目都着眼于帮助甘孜县改善民生和增强“造血”功能。

聚焦二:措施精准

实施农业供给侧改革

探索藏区脱贫攻坚新路子

霍古都村距离甘孜县城只有几公里远,不过,长期以来,这里的村民多以耕种为生,经济收入十分有限,致富的门路也很单一,是名副其实的贫困村。这几年,随着扶贫攻坚力度的加大,村里曲折蜿蜒的道路平整了起来,霍古都村和外部的联系更加紧密,发展经济的新思路,也被龙泉驿区的扶贫干部们带了进来。

一边,藏区生态资源丰富;另一边,城市里对生态产品的需求极大。如何把资源和市场有机结合起来,怎样使措施更为务实和有效?龙泉驿区在雪域高原上,做起了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新文章。2016年,龙泉驿区援藏工作队与甘孜县农牧科技局一起,瞄准藏飞鸡的市场价值,共同打造了高原藏飞鸡养殖基地这一精准扶贫项目,不仅结束了甘孜县没有藏飞鸡集中养殖项目的历史,也为村民脱贫致富打下了基础。

藏飞鸡养殖项目于2016年9月启动,采用“公司+农户”模式运作,共租用霍古都村退耕还林土地147亩,每年租金2万多元,这些租金全部归村集体经济所有。不仅如此,该项目还能带动当地老百姓养殖,吸纳贫困户在养殖基地就业。今年春节前,在龙泉驿区举办的“2107绿色藏羌生态年货节”上,来自雪域高原的藏飞鸡、藏香猪等特色农产品“出尽风头”,受到成都市民们的热捧。

龙泉驿区援藏办介绍说,在第二轮对口帮扶中,该区更加注重措施的精准,把帮扶资金重点投向贫困村和贫困户,积极探索“飞地经济”模式,采取土地流转和融资等方式,集中打造格萨尔文化百村产业集中发展基地;探索农业供给侧改革措施,培育壮大虫草、贝母等高原特色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引导发展集体经济组织,培育壮大民营企业;着力发展以藏文化为主题的休闲旅游业,侧重规划建设“红色之旅”等旅游产业项目,真正把甘孜县打造成为甘孜州的北路商贸和旅游集散中心,带动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和贫困户长效增收,力争探索出一条以发展旅游业为突破口的脱贫攻坚新路子。

聚焦三:对象精准

量身订制帮扶计划让每一户困难群众都能得到所需的帮助

拖坝四村的巴登则玛老人,已经66岁,丈夫去世后,她含辛茹苦拉扯大两个孩子,艰难维持着一个家。

多年以来,巴登则玛家守着一小亩青稞耕地为生,她种地,文化程度不高的儿子儿媳也种地,另外偶尔打点零工,致富的门路十分单一,一家人一年只有5000多元的收入。这个六口之家挤在有近百年历史的破旧老房中,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是拖坝四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

龙泉驿区的扶贫干部来到村里,巴登一家的致富希望被点燃了。2016年3月,针对拖坝四村村民缺少致富门路的现实困境,龙泉驿区援藏工作队结合高原土地实际,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思路,帮助培育了农业合作社,共流转土地573亩,建起了高原马铃薯示范种植基地。村里有上百户村民成为合作社社员,其中就包括巴登等所有贫困家庭。为了高质量种植马铃薯,龙泉驿区扶贫干部带来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并向贫困村民发出了“工作邀请”,巴登则玛的儿子扎西拉布和儿媳阿热都在合作社得到了工作,农忙的那几个月参加耕种,每人一个月能收入3000多元。

2016年,对口帮扶拖坝乡的成都市投入资金,实施拖坝四村新村建设,对7户D级危房实施原址修建,巴登一家就是其中之一。修建房屋的30万元全部来自扶贫资金,巴登一家只需要提供劳动力参与修建。短短两个月时间,一栋两层的新房就完成了主体建设。很快,巴登家的新房就将启动外立面和内部装修。今年6月,这家人就能住上崭新的新房。说起这栋凝聚了无数关爱的房子,巴登老人忍不住眼中闪了泪花。

一户一策、精准帮扶,在援藏工作队的手里,厚厚的一本民生日志记录了每一户困难群众的情况,他们的住房状况、贫困原因、健康状况、就业能力、脱贫意愿、帮扶办法等等,全部都有详细登记,并能及时更新。“精准帮扶、不落一人,我们的对口帮扶工作就是要精准到每一户、每一个人,因户因人施策

。”据介绍,针对甘孜县困难群众的实际,龙泉驿区将采取“输血”和“造血”相结合的方式,致力于实施教育扶贫提升、医卫扶贫提升、孤寡老人关爱、人畜饮水安全、文明新村建设等项目,并采取援藏干部结亲、爱心企业结对等多种形式,让每一户困难群众都得到“一对一”的帮扶,享受为他们量身订制的脱贫帮扶计划,共享发展成果,携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阴囊肿胀
饮食营养
隐睾症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