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新闻

品读古代文献法治理念的

民生新闻  2022-01-09 09:28 字号: 大 中 小

品读《管子 任法》等古代法学文献,可知先贤法治思想的境界和高度,或如璀璨星空展现,或如中秋月之皎洁。

刚刚展映的同性恋题材影片《阿黛尔的人生》赢得赞誉 法度于天,仁义礼乐皆出于法,君臣上下皆从法。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文献《墨子 法仪》就闪射出科学立法的思想。它指出: 天下为君者众,而仁者寡,若皆法其君,此法不仁也,法不仁不可以为法。 又指出: 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不以有德自居),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既以天为法,动作有为,必度于天。

笔者认为,古人对大自然运行的了解程度,固然不如今人深入,但对天地人间的运动规律还是有所感悟,以 天 借代 自然 、以 天 借代立法方向,科学立法思想已蕴涵其中。荀况在《君子》一文提出: 制天命而用之 ,其实也有 科学立法 的用意在里面。《墨子 法仪》还鲜明提出: 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法度),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 , 百工从事,皆有法度 今大者治天下,其次治大国,而无法所度,此不若百工辨也 。古人 有法可依 和 良法之治 的思想,跃然纸上。

同样是两千多年前的《管子 任法》一文,已把法律奉为至上。它指出: 法者,天下之至道 仁义礼乐者皆出于法 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 。《管子 任法》还把法律 恒一 与法律 至道 同等看待。它指出: 法者,不可不恒也,存亡治乱之所以出 ,须 明法而固守之 。它还引用《周书》中总结出的治国教训: 法不一,则有国者不祥 百官服事者离法而治,则不祥。 笔者以为,这与今天所强调的 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思想和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思想一脉相通。

关于尊法、守法、公平执法的思想,《史记 张释之列传》也有诠释:汉文帝出行,有路人致御驾受惊。文帝交廷尉张释之严办。张释之只处罚金并上奏说: 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 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偏斜)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跟着学),民安所措其手足(百姓又如何适从呢)? 开明的汉文帝认可了廷尉的裁决。可见,古人执法之严肃、公平、无畏,不乏先例。

经常闹肚子
老年人总是闹肚子怎么办
参灵草怎么样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