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新闻

部分区县融资平台风险高企清偿能力或受考验DG

民生新闻  2021-03-25 14:57 字号: 大 中 小

实际上,政信合作蕴藏的平台债务问题始终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在地方政府的头顶之上,市场对地方融资引致债务黑洞的担忧则不断加剧。6月10日,发布《36个地方政府本级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报告显示,2011年至2012年,有6个省本级和7个省会城市本级通过信托贷款、融资租赁、售后回租和发行理财产品等方式融资1090.10亿元;12个省会城市本级和1个省本级通过BT和垫资施工方式实施196个建设项目,形成政府性债务1060.18亿元。

目前政信合作的主要形式有三种。其一为信托公司参与地方投融资平台下属项目的设立或增资扩股,由平台或平台的国有股东承诺到期溢价回购股权;其二为信托公司向平台发放信托贷款,由地方政府或平台承诺到期偿还;其三为信托公司受让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地方政府的应收账款债权,到期由地方政府偿还平台公司,再偿还信托资金。而上述合作形式的关键在于,地方政府将会作为实际保证方代替地方平台偿还债务。

“如果政信合作的产品有实际的现金流作为保障,如高速公路收费可以作为还款来源,产品本身的风险也会降低很多。但现在基建类信托产品非常多,有些还承担了类项目,没有明确的现金流,实际上就形成了政府的债务。”在赵池看来,只要能够还清信托产品形成的短期债务,解决流动性风险的问题,就不会存在太大问题。“如果这一期还不起,还可以重新发一个信托计划来接盘,不过有些级别低的政府调动的资源有限,财政太弱,就会出现债务问题。”

《中国经营报》通过11月11日当天全程采访百世物流的双11订单处理过程发现据了解,财政实力较弱、资源有限的区县级政府信托融资规模非常庞大,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政信类产品风险高企的乱象。2011年6月审计署披露超过2700家区县政府的债务余额约2.84万亿元,占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的26.5%。(,)研究报告认为,超过70%的地方融资平台公司,是县级政府设立的。在债务高速增长的2009年,广西市县级债务余额为1625.3亿元,占债务总额的60.8%,同比增长114.2%。

据银率的信托机构产品公开资料显示,浙江某县级政府,仅在2012年下半年集中发行6款信托产品以募集地方建设项目所需资金,涉及资金金额达11.8亿元,募集资金基本已经“落地”。据了解,各融资平台、国资企业目前处于存续期间的信托、股权的融资,超过了其2012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资料显示,上述县区存续的信托产品主要投向当地经济开发区旗下的国资企业,用于美丽乡村建设,另一部分则是由另外的平台公司负责,用于当地旅游景区扩建和河道治理。按照当地金融系统内部人士的说法,2008年四万亿投资,县政府为跟进中央政策而上马大量项目,但由于流动性收紧以及融资平台贷款的监管趋严,平台公司不得不通过信托等融资渠道获取资金。

业内人士分析,伴随2014年偿债期的来临,将会有更多类似的区县级政府面临由信托融资引致的债务风险问题,如果以土地收入为主的地方财政不能如期还债,流动性的漏洞就会出现,进而波及整个融资平台的资金链条。安信证券6月曾提出,地方举债涉及用大量短期融资去支持长期项目,杠杆化率异常高;同时项目本身没有足够现金流覆盖资金成本,使得地方融资平台面临流动性风险和清偿能力缺口,会进一步对理财产品和影子银行体系产生冲击。

烟台看白癜风哪家医院专业
连云港男科医院
荆州白斑疯医院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