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新闻

我国空间光学遥感年走过的三大阶段.鼓励

民生新闻  2021-03-23 14:17 字号: 大 中 小

我国空间遥感器的辐射定标技术自上世纪90年代初起步,至今大致经历了三个技术发展阶段。

实际上第一阶段是自1990~2000年。那时,我国科研力量学习国际先进经验,确定技术要求和分工,引进和研发关键定标设备条件。

也是在这一阶段,我国初步实现了发射前和在轨阶段的定标主要技术流程,成功建设了 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场 和定标专业实验室等基础设施。

此后10年为第二阶段,以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场投入业务化运行为主要标志,太阳反射波段和热红外波段的在轨绝对辐射定标不确定度分别稳定在5%~8%和1K~1.5K的水平,最佳结果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当。

同时,军民业务光学遥感器均成功实施了发射前和在轨阶段的辐射定标,部分遥感器实现了星上定标,形成了独立和较为完整的定标技术体系和专业技术队伍。

2011年,这项技术发展进入第三阶段。这个领域中的科研工作者们面临着超光谱、高分辨、宽覆盖、全球立体观测、主被动结合等新型载荷的定标技术挑战。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小孩子手足口病要隔离多久
空调安装
西安治疗早泄费用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