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视野

下好精準扶貧這繡花功夫

民生视野  2019-10-16 23:10 字号: 大 中 小

  下好精准扶贫这“绣花功夫”

  《长江-媒体观潮》3月21日讯(作者水洪波)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下团组”,从看望政协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到参加辽宁、四川、新疆代表团审议,总书记在讲话中更是多次强调要做好扶贫工作尤其是3月8日,习总书记在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特别强调,“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越要压实、精准施策、过细工作要继续选派好驻村干部,整合涉农资金,改进脱贫攻坚动员和帮扶方式,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

  精准扶贫,既要对贫困群众精准发力,帮助其脱贫致富,又要对已经脱贫的群众“回头看”,对于脱贫又返贫的群众,更是要“回头帮”一些贫困户看似已经实现“脱贫”,一旦遇到较为严重的疾病、天灾等情况,就会超过政策保障的极限,就极有可能“瞬间”返贫因此,要对已经摘帽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进行全面评估,提升脱贫“摘帽”标准,积极构建脱贫致富长效机制,严防困难群众重新返贫针对困难群众,有没有建立一对一的帮扶机制,有没有细化到每一个扶贫项目上;每个部门和领导,有没有明确具体;针对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有没有深入研究、逐个击破等等这些问题,看起来都是规定动作,但是关键就在是否做实了、做细了

  以前贫困县,就是财政转移支付,每年可以拿扶贫钱款,即使它可能已经到了脱贫的边缘,但还是继续做低指标,在这些贫困县看来,他们希望维持这种输血机制,而不愿意脱贫现在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教育扶贫等综合措施也都是一种输血机制,但是如果基层人民心态没摆正,寄希望于输血机制所以一定要多下基层多调研,吃透基层人民的心态,让他们体会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会为他们带来什么翻天覆地的改变

  “绣花”是一门比起技艺更讲求耐心和专注力的功夫,长时间的坚持不懈才能成就一幅好的作品脱贫也一样,不需要会“降贫十八掌”或是“致富真经”

  ,需要的是认认真真为群众干实事、谋福利的态度脱贫不是今天说了,明天就能实现的,也不是送点农资、添点物件就行了,更不能虚报数据、照搬经验真正意义上的脱贫是在反反复复的实践中寻找出最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路子,引导群众在这条路子上结抄起家伙干实事,获成效,创收入,并且顺着这条路开辟出新的天地

  《长江-媒体观潮》3月21日(点击查看原出处)

宝宝中暑
宝宝不消化吃什么食物
一岁半宝宝流鼻血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