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视野

消除中国制造的高低之别

民生视野  2020-07-08 15:53 字号: 大 中 小

据报道,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成功进行科学探测,官方权威人士透露,“嫦娥一号”完成既定探测目标后有两大去向:一是逐步下降轨道最后主动撞月以分析月表成分,二是飞向更远的太空对银河系其他行星进行探测。“嫦娥一号”顺利升空,绕地飞行原计划进行的 次轨道修正仅实施1次,节省的大量燃料能令卫星飞行时间延长两年。卫星承载的科学仪器同样表现优异,“嫦娥一号”很可能在预定时间之前完成科学探测目标。 “嫦娥一号”以其近乎完美的表现再次证明了中国航空航天高科技产品的非凡质量,同时还揭示了另一个问题:“中国制造”还存在“高低之别”。即:在火箭、卫星等某些高科技制造领域,“中国制造”是非常过硬的,质量和效益即使在国际上也堪称雄。然而,在大量的日常生产生活所需的普通产品上,某些“中国制造”的质量依然令人不敢恭维。譬如,“红心鸭蛋”、毒多宝鱼、毒大米等一宗宗食品安全事件被相继曝光,令人触目惊心,也令人十分困惑:中国人可以制造原子弹,却也会制造“红心鸭蛋”;能够将“嫦娥一号”这样的完美产品送上太空,却也难免让一些百姓将“毒大米”送进口。 诚然,在高科技产品领域,“中国制造”的质量固然非常重要,但客观上,当前中国的制造业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环节。尽管目前“中国制造”正在努力谋求创新转型,但可以预见的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制造”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低端”的情形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更为重要的是,在任何国家,与老百姓生活更加息息相关的还是那些“低端”产品。所以,“中国制造”不仅不能搞“内外有别”,也决不能搞“高低有别”,即高科技产品的质量令人叹服,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低端技术产品却只能令人叹息。 显然,“嫦娥一号”之所以表现完美,与有关各方对卫星质量的高度重视密切相关。事实证明,“嫦娥一号” 不仅在技术上是一流的,在质量和效益管理等方面也堪称一流。如果说,“嫦娥一号”的高新技术要应用到其他生产领域、转化为事关民生的生产力还需要有个过程,那么,“嫦娥一号”工程在质量和效益管理上的先进经验,特别是这种对质量精益求精的追求,则完全可以迅速得到推广。 “中国制造”的全面高品质,带来的不仅是国际信誉,更意味着政府和企业的公信、百姓生活的幸福、社会的真正和谐、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来源:中华机械)

秦皇岛看白癜风专业医院
秦皇岛市白癜风医院
秦皇岛治白癜风专业医院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