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历史

浙江杭州市西湖区工程打造幸福之区新的

民生历史  2022-01-10 09:51 字号: 大 中 小

核心提示:党建服务下辖党建纪检、西湖先锋、楼宇党建三个子项,成为党务工作的对外窗口、党组织信息的管理系统、党员群众的教育阵地和党情民意的渠道。

近年来,杭州市西湖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成功打造出数字西湖的 151 工程等一系列社会管理创新品牌亮点工程。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主动作为、创新破题,积极探索出了一条社会管理的新路子、新途径,得到了省市、国家有关部门的好评和认可。

需要建立相关配套制度共同督促整改。但若没有组织、人事、监察等相关部门的参与 主动作为,推陈出新

区委、区政府先后实施了一系列社会管理创新新举措,打造了许多颇有新意的创新品牌。创造了 151 为核心工程的 三全十服务 络平台。即党建、民生、综治、法官、律师和区公安的警务通平台。

党建服务下辖党建纪检、西湖先锋、楼宇党建三个子项,成为党务工作的对外窗口、党组织信息的管理系统、党员群众的教育阵地和党情民意的渠道。

公共服务根据 组片 管理要求,把全区地理区域划分为8级格(区、街道、社区、片区、组、幢、单元、房),将辖区所有居民、楼宇、服务点划分到对应的格中,方便查询和管理。

综治管理由社工走访登记后录入人口基础数据,并根据实际变化情况定期汇总更新。

以党的十八大代表、全国模范法官陈辽敏名字命名的 陈辽敏法官上工作室 ,辖区居民可以直接在站上进行法律咨询。重大、疑难、复杂矛盾纠纷,也可通过络调解系统与工作室实时连线互动。

律师服务发挥全区44家律师事务所、299名律师、186名法律服务工作者的法律资源优势,组建上律师团,提供包括律师法律服务。

通过警务通,社区民警可点对点向群众发布信息,并及时收集群众反馈情况,全面提高服务社会应急联动、数据采集应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信息化水平。

更具创意的是,所有辖区内的居民群众通过 151 平台,真正做到 一口式受理、一张流转、一条龙服务 。通过鼠标,就可以对某小区进行 60度全方位检查。该通过民情日记等形式,实时记录社工工作职责、任务完成情况、居民评价等信息,实现了区域络虚拟化。

防控结合,标本皆治

西湖区以 一个机构、三级平台、四只队伍、全域视频 为主要素的虚实结合防控体系。一个机构,将原行政服务中心,扩建为社会服务中心,配备专职人员,统筹协调全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三级平台,建成了区政法委等8个部门的一级平台,街道、社区等二、三级平台。四只队伍包括以管理为主的楼院长队伍、以治安社会为主的街道专业巡防队伍、以处置为主的综合协管队伍、以监管管理为主的城市管理队伍。

与此同时,该区着力构建大巡防体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六大巡防络。分别以公安民警为主的街道巡逻防控;以街道专业巡防为主的社区安全防控;以区、街道、社区为服务视频监控平台为主的社会面视频监控;以区政法委的综合平台舆情监测为主的 虚拟社会 防控;以人防、物防、技防为主的内部单位防控;以楼院长、综治员为主居民楼院内防控。六大巡防的构建,使该区在社会公共安全防控真正做到了无盲点、无缝隙、全覆盖,大大提升了居民群众安全感和幸福度,五类刑事案件数同比下降22%。

践行 惠民利民 理念

该区上到区委书记,下到社区社工,积极了解居民群众的所需所求,做到 跨进家门一小步,和谐幸福一大步 。先后建立平安惠民中心,设立惠民,受理群众需求和诉求,把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各项管理服务工作延伸到小区,第一时间掌握动态,及时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居民群众的积极性,发挥居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构建起共建沟通、民主自治、民生共担的区域服务一体化惠民体系。仅一年,西湖区共处置各类矛盾纠纷7747件,其中,以婚姻家庭等各类民间纠纷类最多,共271 件,占 5%,涉及遗产继承、子女抚养、老人赡养、离婚财产分割、宅基地纠纷等方面。调解成功率98.9%,其中调处重大疑难纠纷1 4件,防止民转刑和群体上访10 起。

区委书记王立华说,西湖区的工作才刚刚开始,改善和提升居民群众的幸福感必须建立一个公平的法治社会,这既是我们党和政府当前的迫切任务,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不二选择。

治疗腹泻的药有哪些
江中初元公司
草珊瑚含片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