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历史

创新机制打好引育留组合拳

民生历史  2019-10-08 20:49 字号: 大 中 小

  创新机制 打好“引育留”组合拳

  “湛江人才新政30条,目标已明确,战鼓已擂响,关键在于抓落实。”日前,市人社局负责人表示,将紧扣“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坚持“补齐短板、做强优势、增创亮点”的工作思路,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进一步创新机制,大力实施“筑巢引凤”留才工程,着力打好引才、育才、留才“组合拳”,推动《实施意见》落地生根、落实见效。

  健全机制聚集人才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政策来吸引和留住人才,是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措施。

  该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健全人才体制机制,着力打造聚集人才的“强磁场”。一是细化措施推动《实施意见》落地落实。如印发有关文件和发布公告,对我市新引进的国内外顶尖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省级领军人才和具有正高级、高级(副高级)职称人才进行核实认定,分别给予兑现生活补贴等,推动《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二是完善高层次人才“1+N”政策体系。近年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出台实施《湛江市高层次人才认定办法(试行)》,市直有关部门也结合实际分别制定实施市区人才公寓、住房公积金、子女入学、随迁(随居)家属入户等配套政策,形成了“1+4”模式,高层次人才凭认定证书可享受相关优惠政策。下一步将推动其它有关部门加快制定实施促进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创办项目扶持、医疗保障等配套政策,对“1+4”模式进行扩容,在落实各级新政基础上再“加码”,着力打造人才政策“升级版”,让高层次人才享受到更多“政策红利”。三是进一步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创新人才评价方式

  。四是健全人才合理配置流动机制,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流动、有效配置。五是加快人事档案管理服务信息化建设,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推动人才资源在各行业各领域间顺畅流动,进一步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拓展方式引进人才

  强化求贤若渴的理念,在拓展引才渠道和方式上持续发力,积极引进各种人才智力。一是实行内外互动,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大力引进各类人才。围绕我市“三大支柱”和“五大产业”发展需要,组织开展人才沙龙、人才联谊和大型招才引智“高校行、湛江行”等人才专项对接活动,重点引进“高精尖缺”等关键人才。实施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并重的“双招双引”战略,实行“人才+项目”互促,以项目集聚人才。实施以才引才,通过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其他人才的引进,推动产业发展的引领效应。二是实行刚柔并举,采取“借鸡生蛋”“借脑生财”的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引进智力。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缺乏对人才的吸引力,要想大量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确实不容易。在这种情况下,采取引智办法,走借“脑”发展之路,既能降低人才成本,又能快出效益。下一步将采取措施鼓励有实力的企事业单位到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设立科研工作站,聘请专家教授开展课题研究和项目开发;实行人才租赁,请高层次人才攻克技术难题;联系高层次人才兼职兼薪、合作开发科研项目等。三是充分发挥企业的“蓄水池”作用,激活企业招才引智。鼓励用人单位发挥在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中的主体作用,激励人才中介组织、猎头机构和个人等举荐人才。四是实施精准对接,推动精准引才。《实施意见》提出,“加强对紧缺急需、高层次人才的预测和规划,定期编制发布人才引进专业目录”。市人社局已面向全市重点项目和企事业单位广泛征集人才项目需求信息,目前正在加紧编制《湛江市急需紧缺人才目录》。下一步将进行上公布,并加强与有关机构和高校的联系,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实行有针对性的提前对接,以实现精准引才,增强引才实效。

  创新载体培育人才

  培养是提高人才资源的主要途径。下一步,市人社局将重点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加快推进创新研发平台建设。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科技产业园区等的支持力度,鼓励支持开发区、产业园区及企业建设科研工作站、国家级创新平台,力争三年内建成博士和博士后创新创业孵化基地1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家、博士工作站3家,青年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增至20家以上,形成以市人才绎站为龙头、其它工作站(基地)为分支机构、辐射基层的人才平台,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便利,进一步提升我市产业核心竞争力和企业自主创新力。二是强化校企交流合作。充分发挥高校院所在人才集聚、科技创新中的“桥头堡”功能,建立健全深化校(院)市、校(院)企合作机制,围绕提供战略咨询与智力服务、开展科技项目联合攻关、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强人才培养等,加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三是挖掘培训资源,对各类人才按需培育。依托国家和省“品牌”项目,切实做好“扬帆计划”等项目申报工作,大力培养一批紧缺拔尖人才。聚焦我市钢铁、石化、浆纸等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推进公共实训中心、高技能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建设,加快培养“湛江工匠”。

  优化服务留住人才

  健全人才服务制度。抓好高层次人才认定和“湛江人才卡”发放工作,建立完善高层次人才信息库,及时兑现落实各项人才优惠政策。完善人才关爱机制,在切实抓好专家体检和特贡特贴专家慰问等活动的同时,争取组织优秀专家外出疗养。建立人才联络制度,通过、走访等形式加强与优秀人才的联系,协助解决各类人才在工作和生活上遇到实际问题。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精简权责清单,简化办事流程,提升工作效能。加快推进“一站式一式”服务大厅建设,将对外人才业务移至服务大厅实行统一办理,开辟人才服务“绿色通道”,推行业务办理“最多跑一次”制度,为人才提供“一站式”“跟踪式”服务,变“人才跑”为“数据跑、专员跑、部门跑”,让人才安心工作、潜心科研、专心创业。

  陈金波张慧静

湖北治男科医院哪好
衡阳癫痫研究院
百色性病最好的医院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