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历史

部委败诉超三成依法行政水平待改进

民生历史  2020-01-31 09:18 字号: 大 中 小

部委败诉超三成 依法行政水平待改进

检察报昨天报道,来自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的统计,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实施一年来,涉及国务院部委的行政诉讼案件大幅增加,912件较2014年上升了130%,共有34个国务院部门涉诉,部委的实体败诉率高达33.5%。

标题用的是 喜与忧 ,或许有人纳闷: 部委败诉率这么高,有什么 喜 的? 那就先说说 喜 吧。

一喜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部委层级高,在人们过去的印象中,它出政策做决定,往往 说一不二 ;跟它较真,常意味着 自讨没趣 。上述印象、想法,都是 老黄历 了。如今依法治国,公民权利意识空前觉醒,人们意识到,没有哪个人、哪个机构可以保证永远不犯错误,部委做错事在所难免。法治时代,上法庭论是非是公民主张权利的常态。

二喜法院的勇气。有人可能又不同意: 依法独立审判,不受行政机关和个人干扰,何谈 勇气 ? 道理上讲,这是对的。但咱们国家人治历史太长了,有些道理上说得通的事儿,现实中未必能行得通。 官大一级压死人 ,这是人治的核心内容之一。部委层级比一中院高得多,后者判前者败诉,尤其是当是非不那么分明的时候,没一定勇气恐怕还真不行。当然,随着依法治国推进, 勇气 将不再必要。

三喜立案登记制初显成效。以前 民告官 ,立案难着呢,法院觉得案情棘手,找个理由就不立案。如今实行立案登记制, 我告你就得受理 ,不能再往外推了。案件数量较上年上升130%,这是主要原因。

说完 喜 ,再说说 忧 。部委法治观念强、政策法律水平高,一些案件败诉,改变不了这样的基本事实,但1/3的败诉比例,的确有点高了,其依法行政水平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每一起行政机关败诉背后,都是公民权益受损。而和其他行政机关相比,部委的特殊性在于,它除了自身执法,也通过对法律法规的认识和判断,指导下级行政机关执法。一旦它对某一法律法规理解和执行出现偏差,而这样的偏差又 传递 给下级单位,那么,损害的可能就不是某个人的权益,而是一个群体的利益。

对公民权益损害越大,通过诉讼纠正的价值也就越大。相信部委能认真总结败诉原因,检讨执法中的疏漏和不足,尽快改进执法水平。需要说的是,有些案件的是非,可能并非黑白分明;同样的法条,部委和法院站在不同角度,可能得出不同的判断,但在法治国家,对行政权进行监督是司法权的重要内容。 以法院说的为准 ,应成为包括部委在内的一切机构的权力自觉。

减少败诉,工作在平时,这方面可以做的工作很多,无法一一述及。作为媒体人,我提醒一点:重视媒体舆论监督。事实上,对部委一些不规范执法行为,媒体在事发之初就多有质疑,如果能引起重视将其 消灭 在初级阶段,也就不会有之后的对簿公堂。怕就怕藏着掖着,最后不得不到法庭上说清楚。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妇科千金片作用与功效
产后流血不正常怎么办
梅州十佳牛皮癣医院
推荐资讯